遭遇火灾前的云南巍山古城拱辰楼(2014年12月27日摄)。 新华社发
拱辰楼被烧毁前,二楼内部是用于表演洞经古乐的演出场所,并设有茶座(2014年12月27日摄)。
1月3日2时49分,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县南诏镇拱辰楼发生火灾,经全力扑救,截至4时48分火情全部扑灭,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及周边居民房屋受损。但拥有600多年历史的拱辰楼,在这场燃烧了2个小时的大火中成为废墟,仅剩几根焦黑的木梁和断壁残垣。
记者现场调查发现,这起火灾并没有以往古城火灾常见的消防水源不足、道路狭窄等问题。那么,究竟是什么导致了如此惨重的损失?
扑救及时仍不免灭顶之灾
巍山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南诏国的发祥地和古都。拱辰楼始建于明洪武年间(1390年),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是云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更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巍山最重要的标志性建筑。
巍山县文物管理所所长刘喜树告诉记者,拱辰楼建在40多米长、20多米宽、8米高的砖砌城墙上,威武雄壮。从修建至今的600多年间,一直没有遭受过战乱、火灾等,只有几次大的正常维护修缮,成为巍山古城最重要的古建筑,但没想到却毁于这次火灾。
从接到报警到火灾扑灭刚好2个小时,拱辰楼为何在这短短时间毁于一旦?当地政府、消防部门的扑救是否及时?
参与扑救的巍山县消防大队教导员杨再庆说,“3日2时49分接到报警,到2时55分消防车已经停稳,消防战士迅速布设水枪,登高平台车和水罐车也到现场。消防人员到场5分钟后,巍山县启动应急预案,供排水公司就给现场消火栓做了局部加压,消防用水供应正常。同时,拱辰楼外有环形通道,消防车在到达现场过程中通行顺畅,能直接开到楼下。”
巍山县县长王利伟介绍,3日3时2分,巍山县启动《巍山县古城灭火救援应急预案》,成立火灾扑救指挥部。3时55分,增援的大理州公安消防支队4车43人赶到现场增援扑救。火灾发生后,共100余名专业扑救人员、10辆消防车参与灭火救援。
杨再庆认为,这次火灾扑救总体较有效率,控制住火势没有蔓延。“专家组的初步意见认为,拱辰楼之所以在短时间内被烧毁,一方面是因为木质结构建筑、天气干燥;另一方面,建筑内部的跨度较大、没有区隔,加之拱辰楼处于古城的最高点,空气充足且流通较快,很有可能发生了轰燃。”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