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预测:2015年楼市将弱势企稳

来源:中国证券报 2015-01-05 09:54:00

2015年,在国家“稳增长”的框架下,楼市的作用毫无疑问。因此,“去行政”、“市场化”、“促消费”、“降成本”等一系列利好行业长期发展的政策将会延续,而且会在2015年对楼市产生明显的溢出效应。根据最新数据,2014年12月份,50个城市的房地产销售面积在相对10-11月的高位水平上,环比出现7%以上的扩张。由于环比扩张和基数回落,50个城市在2014年12月的销售面积同比增速已经加速至20%的水平,而具有领头羊地位的一线城市,楼市回升的趋势更为明显。

从价格来看,无论是百城房价,还是70个大中城市房价,主要城市的房价水平依旧在回落。但是,2014年四季度以来,住房价格跌幅开始收窄,十大城市新房价格已经企稳,而二手住房价格连续3个月环比增长。按照销售滞后价格6个月左右的一般规律,主要城市楼市销售“暖冬”的趋势将会与2015年楼市“小阳春”无缝对接。而主要城市销售回暖,或将起到带头作用,促进其他城市销售企稳回升,并改善2014年处于冰冻状态(下跌在10%以上)的新开工和房企拿地,从而形成对“稳增长”的有力支撑。

但是,目前楼市的回暖仅限于主要城市,特别是一线和二线重点城市。在2014年下半年以来,尽管限购退出、限贷松绑、公积金门槛空前降低,特别是11月底降息和12月份以来信贷投放增加,但全国楼市依旧疲软。

从楼市最敏感的资金面看,从2014年9月底“二套房贷”政策松绑以来,楼市资金面开始好转,但由于货币政策“定向宽松”取代救助式“放水”,经济低迷局面下银行“惜贷”情绪浓重,居民大类资产配置结构出现证券化的迹象。2014年1-11月,全国开发企业到位资金接近零增长,骤降2.5个百分点,或将意味着开发企业转型、源头投资资金离场。因此,对楼市而言,无论直接供给还是溢出规模,资金量与前两轮楼市刺激(2008-2009年、2012年)不可同日而语。而且,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一直居高不下,利率优惠幅度不明显,难以激活以“刚需”为主的市场需求。

更为重要的是,我国楼市运行的驱动力发生了改变。从长周期看,人口红利(特别是25-45岁适龄购房的人口红利)从2013年就开始见顶回落;城镇化从过去10多年年均1.4个百分点的快速增长,转换到以“常住非户籍人口本地化”为特征的匀速增长阶段,新增外来人口规模趋势性下降(未来在700万/年左右),未来城镇化年均增速在0.7个百分点左右;城镇居民住房拥有已经达到1.1-1.2套/户,楼市供求格局已经从过去的供不应求转换到整体平衡和局部过剩的“新常态”。

笔者判断,当前楼市整体对于政策刺激的弹性在下降,楼市回暖也仅限于人口净流入和集聚能力较强的一线和二线重点城市,而全国疲软的局面难以改观,这种“大幅度分化、整体弱势”的局面至少要保持到2015年的上半年。在此背景下,2014年以来一系列促进楼市的政策措施也将会延续到2015年。另外,考虑到消费成本太高的现实,住房交易税率在2015年有望降低,特别是“不满5年的住房再交易时,将全额征收营业税”的政策可能将会调整到“不满2年”,这或将是2015年楼市最重磅的刺激政策。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业内预测:2015年楼市将弱势企稳
来源:中国证券报2015-01-05 09:54:00
从价格来看,无论是百城房价,还是70个大中城市房价,主要城市的房价水平依旧在回落。但是,2014年四季度以来,住房价格跌幅开始收窄,十大城市新房价格已经企稳,而二手住房价格连续3个月环比增长。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