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对全面降准信号有所忌讳 降准会迟到但不会缺席

来源:地产中国网 2014-12-25 00:03:00

年前的“钱荒”犹在眼前:资金短缺,利率暴涨,市场动荡。时至年关,市场再次感受到了钱紧的日子。

刚刚过去的一周,各期限品种资金价格继续上涨;其中,标杆性品种的7天回购利率领涨,12月18日的7天回购加权平均利率飙涨至6.30%的逾半年新高。

“钱荒”真的又来了?或只是表象?现在的问题是,当期货币供给端表现平稳,而需求端却持续旺盛。根本原因是机构投资者的融资需求过大,也就是资金杠杆比率过高,杠杆降低难度较大。

说钱都流到股市了,肯定夸张但并不过分。今年年中时,A股还是全球“最熊”的市场,接下来的半年内,却翻身成了最大的牛市,连每天万亿的成交量都成了新常态。截至上周五,上证指数今年来累计涨幅达到46.91%,居世界第一,这也是近5年来涨幅最高的一年。

“央行降息、沪港通、国企改革、资本市场创新,这些都是本轮股市暴涨的原因。”知名经济学家宋清辉称。而11月份降息放出的钱更多地进入了股市,甚至是激进加杠杆式地涌入,而非流向了一直以来“嗷嗷待哺”的实体经济,却让央行增加了顾虑。资产价格飙升会不会让央行暂缓降准,会不会放缓货币放松步伐,成了市场新的担忧。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表述是:“全面刺激政策的边际效果明显递减。”那么,央行还会前脚降息后脚就降准吗?“现在降准,央行引导和稳定资本市场预期的效果必然大打折扣。”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坦言。

年关钱紧

货币市场利率声声上涨再次导演了一场年末资金的迷局。

数据显示,12月17日银行间市场资金价格全线上涨,涨幅最大的为2周期限,上涨52.10个基点,达4.939%;同时,面对隔日即将开始的IPO申购,交易所各期限回购利率全线上涨,上交所[微博]7天回购利率收盘高达7.25%,高出银行间7天回购利率逾300个基点。

12月18日早盘时,上交所1天回购利率最高飙升至24%,涨幅一度超过2200%。随后的19日,央行并未如市场预期所料而重启逆回购操作,但在当天下午4点左右,交易系统通知,当日银行间市场交易时间从下午4点半延长至5点,这是第二次打破交易时间惯例,第一次还是在去年6月“钱荒”时。

随后不久,央行在官方微博证实19日确认已运用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调节市场流动性。央行给出的解释是,历年,年末市场流动性状况受财政收支情况等因素影响较大。近期,已据市场流动性状况通过SLO向市场适度注入流动性。

央行方面同时表示,如必要,将根据财政支出进度情况,继续向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通过SLO提供流动性支持。未来,将视流动性余缺情况灵活运用SLO调节市场流动性。

事实上,当期货币供给端表现一直平稳,那么,钱去哪儿了?时间点的重合是,A股市场正上演“风吹大象”。就在央行11月22日降息3天之后,A股创下了3年内新高。

现在,股市越来越像2013年的“非标资产”,不断消耗着为数不多的基础货币和超储。“原因在于,券商将已有的融资融券资产向银行抵押融资,银行也积极地将沉积的流动性和理财资金投入股市。”民生证券研究院副院长管清友[微博]称。

这个时候,央行不好办了。再加上人民币汇率走低,也让央行并不敢轻易出台公开性、大幅度的放水工具,如降准。“实际上,央行感受到汇率端的压力是货币政策力度低于预期更为重要的原因。”管清友说,尽管央行努力控制人民币中间价,但12月23日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跌破6.21再次刷新了近6个月收盘新低。

“与2014年年初的操作类似,人民币贬值将有效提升出口,为中国经济下行托底,预计人民币将在2015年年初贬值至6.30左右。”国泰君安分析表示,短期来看,人民币贬值预期加强将导致原本资金流出的趋势继续加强,这也使央行降准的压力显著增大。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央行对全面降准信号有所忌讳 降准会迟到但不会缺席
来源:地产中国网2014-12-25 00:03:00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表述是:“全面刺激政策的边际效果明显递减。”那么,央行还会前脚降息后脚就降准吗?“现在降准,央行引导和稳定资本市场预期的效果必然大打折扣。”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坦言。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