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首座城市中心智能变电站启动

来源:地产中国网综合 2014-12-24 09:32:00

——缓解太原南城区供电压力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城市发展,电力先行。在短短一年的时间内,山西省首座城市中心商业区220千伏电压等级的智能变电站——铜厂变电站顺利启动投运。作为全省重点工程之一,从太原市委市政府到各职能部门、供电企业、参建单位,自上而下为推动城市经济发展,为变电站落地投运倾入了大量心血。铜厂变电站的顺利启动,正是符合推动“六大发展”、实现“六个表率”的战略部署,类似铜厂变电站的电网输变电工程,应列入太原市重点工程,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和供电企业优势,强强联合、惠民利民,为省城率先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电力支撑。

12月22日,随着两台变压器发出正常运转的启动嗡鸣声,城市中心商业区220千伏铜厂变电站顺利启动送电,并开始接待供电负荷。据了解,该变电站是山西省重点工程之一,也是山西省电力公司2014年智能输变电工程项目中的头号重点工程。该变电站的顺利投运,将对太原南部中心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可靠的电源支撑和电力供应。

南部中心区域急需布点变电站

近年来,伴随着太原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商业中心、住宅小区、零售业迅速开发,供电密度不断增大,太原市城南区(铜厂、老军营区域)成为商业、商务和居民住宅集中区,目前,该区域用电负荷已超出承载能力,供电可靠性较弱。国网太原供电公司发展策划部王智宏表示,目前,城南区尚有近25兆伏安报装负荷未能接入,铜厂区现有合生帝景、茂业置地、怡和地产、富基地产等四家开发公司入驻,亲贤、杨家堡等城中村建设改造,报装容量近73兆瓦。在此情况下,太原市城南区域经济增长受限,“老军营区目前仅靠远离该区域4公里的220千伏杨家堡变电站作为电源支撑。而实际上,杨家堡变电站的安全运行负荷应为18万千瓦,目前超载负荷已达到25万千瓦,超出承载能力,线路路径较长、供电可靠性较弱,影响了该区域经济增长需求和供电安全要求。220千伏铜厂变电站接带供电负荷后,将有效缓解南部中心区域的用电矛盾。”

铜厂变电站的投运也将进一步增强区域电网的安全运行能力,国网太原供电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李浙湘说:“目前,太原市汾河以东地区北有解放变电站,南有杨家堡变电站,这两个站就像南部区域电网的‘前’、‘后’两端,保障着城市的电力供应,而唯独‘中’端区域铜厂片区和老军营片区这个商业、居民住宅集中区的电力供应显得薄弱。铜厂变电站的投运,为‘中’端加强了力量,有效缓解了周边变电站的压力,给太原市的电网安全运行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原先的过负荷运行及用电需求问题得以解决。”

12月22日,在太原市小店区体育路永康街西北侧,记者参观了刚刚启动的铜厂智能变电站。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该变电站为全户内变电站,于2013年12月31日开工建设,占地约10亩。该项目投运2台240兆伏安变压器,220千伏进出线电缆3回,110千伏进出线12回,10千伏线路36回。将主要为太原市长风大街以北、迎泽大街以南、汾河以东、建设路以西区域供电,尤其是为长风商务区、亲贤经济圈的开发和发展提供可靠的电力供应。

“目前该变电站有2台主变压器,具备油、气状态监测、智能操控和状态可控功能。”在顶高为14米的2号主变压器室内,铜厂变电站工程总监理、总工程师王晓亮说,根据负荷要求,未来还将加入1台主变压器,以更好地保障太原南部中心区域的用电需求,保障太原电网网架安全、坚强运行。“当然,硬件设备是保障变电站有效运转的必备条件。”太原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电力处处长董淑菱也表示,太原铜厂变电站的建设非常必要。如今,随着太原城市中心的南移,人们居住、活动场所南移,太原南部区域的用电需求加大,需要稳定的电网安全保障。而过负荷的电网运行,给供电企业提出了严峻的考验,铜厂变电站的建设将是解决城南地区供电压力负荷的有效途径。

(来源:三晋都市报)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山西首座城市中心智能变电站启动
来源:地产中国网综合2014-12-24 09:32:00
城市发展,电力先行。在短短一年的时间内,山西省首座城市中心商业区220千伏电压等级的智能变电站——铜厂变电站顺利启动投运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1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