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不动产登记 2014房地产“新政”解读

来源:地产中国网 2014-12-19 09:02:00

限购取消

热词来源:5月23日,有消息称,除北上广深之外,其他城市的限购政策可以自行调节,尤其是库存过大的地方。这意味着除四大一线城市之外的40多个限购城市,有可能全面松绑限购政策。

新政解读:事实上,早在2014年年初,就有个别城市悄悄放开限购了。待到5月官方消息出台之后,加入取消限购大军的城市更是络绎不绝。到了9月底,除北上广深以外,几乎所有曾经限购的城市,都已经取消限购了。大连限购政策的全面取消始于9月3日。当日,大连市房屋交易所撤销了办理购房资格证的窗口,意味着此后无论购买一手房或是二手房,都不再需要开购房资格证。

限购政策曾经挡住了不少购房者的脚步,但当这个政策取消的时候,却没能重燃大家的购房热情,市场依旧不愠不火。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因为市场变了,房子的投资价值小了。

限贷松绑

热词来源:9月30日,央行、银监会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住房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放松了与自住需求密切相关的房贷政策。其中的细则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对拥有1套住房并已结清相应购房贷款的家庭,为改善居住条件再次申请贷款购买普通商品住房,银行业金融机构执行首套房贷款政策。多套房在非限购城市结清贷款也可以发放贷款;增强金融机构个人住房贷款投放能力;继续支持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

新政解读:此次央行新政的主要受益对象为改善型需求,他们恰好是之前被政策抑制的意愿购房人群。因此,曾有业内人士预测,这一政策起码可以增加30%的可购房人群,对楼市的松绑效果相当于限购松绑影响的5倍以上。

后来的事实证明,30%增量的预测有点过于乐观。之所以效果打折,一是因为最低7折的利率实际落不到实处,二是因为当前楼市已经发生根本性变化,多数住房已经失去投资价值。不过,“930新政”仍不失为2014年各种松绑政策中影响最大的一个,对市场信心的恢复和成交量的提升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公积金新政

热词来源:10月9日,住房城乡建设部、财政部、人民银行联合印发《关于发展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要求各地降低公积金门槛,包括取消数项收费,只要连缴6个月就能申请贷款,实行异地互认等,而最重要的是表态支持二次使用公积金。

10月26日,大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也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拟调整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相关政策,调整范围包括职工缴存期限、贷款期限、贷款额度限制条件等。其中,缴存期限拟由9个月缩短为6个月,贷款期限拟延长5年,实际可享受的公积金贷款额度拟调整为不得超过申请贷款时公积金账户余额的15倍。

新政解读:公积金新政对职场新人、刚需购房者来说无疑是一个利好,公积金贷款缴存时间限制的缩短能对这一部分需求起到一定的刺激作用,引导原本资金不足的购房者成为新的购买力。不过,总体来看,公积金贷款新政给楼市带来的影响不如商业贷款新政的大,因为其覆盖范围有限。

降息

热词来源:11月21日晚间,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2014年11月22日起,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4个百分点至5.6%;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75%,同时结合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1倍调整为1.2倍;其他各档次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相应调整,并对基准利率期限档次作适当简并。

新政解读:降低房贷利息,无论是对购房者还是对开发商,都是实打实的利好消息。对购房者来说,此次降息相当于给房贷打了9.4折的优惠,优惠力度可观。对开发商来说,降息也降低了融资成本,可以缓解其资金链紧张的局面。因此,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此次降息是继“930房贷新政”后,进一步刺激住房消费的又一大利好。从政策发布后的一个多月来看,不少购房者因此打消了观望情绪,楼市的确有所升温。当然,和其他刺激政策一样,降息只能帮助楼市释放部分先前被压抑了的需求,而不大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当前楼市不愠不火的局面。

(来源:大连晚报)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新型城镇化不动产登记 2014房地产“新政”解读
来源:地产中国网2014-12-19 09:02:00
受宏观经济不景气和房地产市场自身调整的双重影响,2014年,楼市走得很艰难。不过还好,从3月起,尤其是下半年以来,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刺激政策,或多或少地提振了楼市。对于许多因新政得圆买房梦的购房者以及因新政而摆脱困境的开发商来说,这些新政很“出色”。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