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袁兆辉 通讯员边云芳 丁海云)朔州市朔城区推进集团化办学,使零散的教育资源得到科学合理的整合,初步根治了教师难以调配和资源难以盘活的顽疾,解决了强弱学校之间的教育差距问题,促进了城乡教育均衡有序发展。11月26日,朔城区教育局局长闫泽亮对记者说,近年来,朔城区将有限的财力向教育倾斜,在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积极推广集团化办学模式,不仅优化了城乡学校布局和师资力量,也推进了教育均衡发展。
朔城区虽地处朔州市区,但城郊仍有不少农村学校,过去,该区农村学校教师和学生流失严重。在实际工作中,朔城区尽管加大了市区优质教师的支教力度,效果却不太明显。为了让优质教育资源惠及更多学子,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朔城区在全区推行集团化发展模式,全面统筹区域内的教育资源,力争实现城乡教育的相对均衡。
为此,朔城区成立了包括重点高中朔城区一中在内的教育发展集团,二中、四中、五中、七中初中教育发展集团,二小、四小、六小、四中小学部、北旺庄小学教育发展集团等10个教育集团。每个集团都成立了由集团所辖学校校长组成的管理委员会。集团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实施集团总体发展规划、校际合作交流计划、教科研细则和集团教师交流、调配办法。集团成员学校仍实行校长负责制,负责本校教育、教学、经费、财产和教职工的日常管理、考核工作。
而在集团内,朔城区要求集团内优质学校教师实行互动交流,在打破校际界限基础上,以班级为单位合理搭配,随机确定班校,统一调配使用,并在年级、学科、岗位实现对接;校长和中层干部在一所学校任期超过6年的,都要参与集团内的交流;同时,朔城区还将优质高中招生指标定向分配到集团,将朔城区一中的300个招生指标按比例直接分配到各初中教育发展集团,由集团统筹,确保农村薄弱学校的学生升入优质学校。
经过数年发展,集团化办学模式硕果初现。朔城区七中、八中推进“522”和“1+1”高效课堂导学模式,在全区中学推广实施;朔城区九小高效课堂建设成绩显著,带动了全区小学课堂建设水平的提高。同时,朔城区还召开了“朔城区构建高效课堂”主题推进会和“朔城区小学特色发展”专题现场会,不仅促进了全区教师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的提升,也对全区特色学校建设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来源:山西日报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