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客运最快年底要提价 高铁票价要实行上涨

来源:地产中国网 2014-11-20 09:46:00

美国学者雷麦曾经说过:“除了铁路以外,就没有一种其他近代的设备输人中国以后,能够产生这样伟大的影响。”在经过多年的封闭发展后,铁路也在进行市场化尝试,而19年不变的铁路客运价格终于出现了松动迹象,昨日,有消息称,普铁客运价格上调预期临近,最快年底将上调,高铁票价将实行浮动制。业内认为,虽然铁总近年来采取多种方式推进市场化,但价格是绕不开的问题,目前铁总面临着既市场化需要市场匹配,定价又受政府控制的尴尬处境,我国客运价格多年未调,确实到了调价时机,但考虑到民众接受程度、影响范围,普铁客运调整幅度应该不会很大。

昨日,有媒体报道,普铁客运价格上调预期临近,最快年底将上调,高铁票价将实行浮动制据记者就铁路客运调价问题咨询了北京铁路局,相关负责人回应称,对铁路货运价格调整一事并不清楚,相关问题需要向国家发改委、铁路总公司了解。

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研究员董焰认为,铁路价格调整的讨论一直在持续,相关传闻不断。此前我国进行过几次价格调整,但是调整一直没有达到目标。“铁路价格改革目前最主要的不是什么时候推出,而是怎么处理好政府、企业、民众的关系,是企业利益多一些,还是民众或国家利益多一些,铁路价格调整对国家影响也很大,直接关系民众的出行成本、也左右着企业的营收,比如民众利益优先,可能就继续延续低票价,企业利益优先的话,就可以完全市场化,如果国家的诉求和追求明确了,怎么调价也就清楚了。”

一位专家指出,现在铁总按照中央要求正在推进市场化,而价格调整又受国家发改委控制,一边是市场化需要价格逐渐接近市场,另一方面定价权又不在自身手中,因此铁总在市场化方面面临两难选择,既要调整价格适应市场发展,又受到政府定价的约束。

“目前铁路市场只有一个单一的主体—铁总,市场还没有引入充分的竞争,如果要对价格市场化,将对铁总影响很大,有较大的风险。”北京交通大学经管学院教授赵坚说。

11月1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部署加快推进价格改革,抓紧制定价格改革方案,以逐步有序地改革能源、交通、环保、医疗等价格形成机制,疏导价格矛盾。兰格经济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陈克新表示,市场化的核心是引入竞争,竞争最终又是在价格上体现出来,铁路成立发展基金,解决融资问题,加快铁路土地开发,有利于实现资产增值,推出铁路快运,掘进新领域,这些都是铁总市场化的探索。但是要进行市场化改革,最终的价格问题肯定绕不开,铁路价格尤其是客运价格偏低问题早晚要解决。

据了解,现行铁路运价管理方式是依据《价格法》和《政府定价目录》,由国务院价格、铁路主管部门管理,实行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中国铁路基础客运票价在1989年、1995年分别从0.01855元/公里提价到0.03861元/公里和0.05861元/公里,此后一直未涨。赵坚坦言,我国普通铁路客运票价已经将近20年没有调整过,而各项成本却在不断上涨,目前确实已经到了该调的时机。高铁是满足特殊需求,完全可以采取市场化的定价,而普通客运价格也可以适当调整,考虑到民众接受程度、影响范围,调整幅度应该不会很大。

轨道交通专家、同济大学教授孙章指出,高铁票价2008年刚调整过,满足了高端消费的需要,而普通铁路客运则满足一般和低收入群体的需求,目前我国高铁处于超前发展阶段,投资、运营成本均较大,根据上座率实行浮动票价,符合实际情况。而普通铁路的客运价格调整可以缓一缓,这样可以减轻一些民众负担。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铁路客运最快年底要提价 高铁票价要实行上涨
来源:地产中国网2014-11-20 09:46:00
昨日,有媒体报道,普铁客运价格上调预期临近,最快年底将上调,高铁票价将实行浮动制据记者就铁路客运调价问题咨询了北京铁路局,相关负责人回应称,对铁路货运价格调整一事并不清楚,相关问题需要向国家发改委、铁路总公司了解。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