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停车场乱象多:随意圈地画车位

来源:地产中国网综合 2014-11-10 09:56:00

日前,太原市民李女士向记者反映,11月2日,她驾车来到兴华街芙蓉中巷路口,看见农行门前的便道上画有停车位,但没有收费人员和收费公示牌。停车3个小时后,李女士准备驾车离开,一名妇女要收费15元。因为未见收费公示牌,李女士和对方理论一番。最后,经过讨价还价,李女士交了10元停车费。停车收费不公示,还可以搞价?11月3日至7日,记者接连走访省城多个停车场,发现不少停车场存在收费不明示、不执行前半小时停车免费政策、随意圈地画车位、收费后不承担保管责任等现象。

现象

1 尖草坪区恒汇停车场 停车场公示牌内容不清晰

11月3日10时20分,记者来到省城兴华街芙蓉中巷路口的农行门前,刚将车停入用白线画好的车位,就过来一名工作人员,让记者先交10元押金。记者问:“停一个小时几块?怎么没有看到收费公示牌?”“1小时5块。我们的公示牌还没做好,和芙蓉中巷那面小区共用的,做好就会挂出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里的车位属于恒汇公司,停车有发票,说着便向记者展示了手中的蓝色发票。收取了10元押金后,工作人员在一个本上记下了记者的车牌号与停入时间。

记者来到兴华街芙蓉中巷路口,一侧的便道上有22个停车位,芙蓉中巷的便道上有7个停车位,但没有看到任何收费公示牌。随后,记者来到工作人员提到的位于芙蓉中巷的兴华街商务广场A座小区入口,这里的确有一块公示牌,显示收费单位为太原市尖草坪区恒汇停车场,但上面只标明车位数为小区院内176个停车位,收费标准为2.5元/车位·半小时。11时,记者回去取车时,就公示牌上车位与便道车位不符的问题咨询工作人员,对方表示:“我是按公司规定收费的,其他的不知道。”随后,记者拿到找回的5元钱和一张盖有尖草坪区恒汇停车场专用公章的山西省税务局统一印制的发票。

11月7日,记者驾车来到晋阳街昆仑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的停车场,询问如何收费。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我们这5块钱可以停一天,只要交上5元钱,一天之内可以随便进出。”“可是我看到停车场入口处的收费公示牌,收费标准是3元/车位·小时,公示牌并没有提到5元可以随便停。”对此,工作人员解释称:“我们有两种收费方式,牌子上只写了一种,你也可以按3元一小时交费,但是每次进出都要另外交钱。”

在南内环桥下南侧汾河隧道的出口处的一片空地上,四周用一排铁栅栏围起了一个停车场。记者看到该停车场大约可以放四五十辆车,但是在停车场的各个角落记者都没有找到任何停车收费的公示牌,只是在出口处摆放着一个“停车入位,文明守法”的牌子。记者向工作人员询问是否要交停车费时,一男一女工作人员异口同声:“要交,3块钱一小时。”“那我怎么没看到收费公示牌?”记者追问。“牌子坏了,正在做。”说完,两名工作人员立刻走开不再搭理记者。

回应 停车交费要认“牌”

记者从12358了解到,车辆停放服务收费经营者应在车辆停放场所入口及收费地点醒目位置设置,由市价格主管部门统一监制的明码标价公示牌(必须是蓝底白字的公示牌),必须标明收费标准和车位数及车位位置。

利用便道车位收停车费的做法合理吗?11月5日,太原市物价局价格服务管理处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如果公示牌上明确提到的是小区院内停车位,就只能针对小区院内的停车位收费。“我们会通知恒汇停车场的相关负责人给您一个答复,如果收费不合理会责令该停车场退还停车费。”工作人员表示,市民如遇到停车乱收费现象,可拨打12358举报。

大约5分钟后,恒汇停车场的负责人就给记者打来电话称:“我们在相关部门都已经备过案,便道停车收费是有合法手续的。实际车位数176个是指院内147个车位数与小区门外29个车位数的总和。”至于没有公示牌,是“工作失误致使公示牌没有标注清楚”。该负责人表示,每年1月,交警部门会给丢失公示牌的单位补发公示牌,明年1月中旬就会在该处设置收费公示牌。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太原停车场乱象多:随意圈地画车位
来源:地产中国网综合2014-11-10 09:56:00
日前,太原市民李女士向记者反映,11月2日,她驾车来到兴华街芙蓉中巷路口,看见农行门前的便道上画有停车位,但没有收费人员和收费公示牌。停车3个小时后,李女士准备驾车离开,一名妇女要收费15元。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