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下行,市场对全面降息的猜测愈加强烈。
昨日,有知情人士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透露,近日,决策层内部召开会议,对明年经济分项预测,并对明年经济增长目标及整体政策基调进行了讨论。知情人士预测称,全面降息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呼吁降息声音不绝于耳
“近期降息一事应是子虚乌有,我个人预计,明年社会融资规模将继续负增长,大约-10%到-5%。”大战略(中国)投资管理中心首席经济学家陆俊龙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预测称,明年M2会被控制在12%~12.5%的区间内,无风险利率将会继续上行。
陆俊龙同时分析称,今年上半年明显放水过大,直接导致今年的改革和转型再次放缓。具体的,M2应该努力控制在12%~12.5%;社会融资投资增速控制在-10%至-5%这个区间。“尤其不能再以定向调控抑或其他行政手段硬去压低利率,因为这扭曲了市场的风险定价,扭曲了资源配置,扭曲了改革和转型。要让货币政策帮助清除产能过剩、僵尸企业,不能再不顾经济形势一味地让企业被动加杠杆。我个人认为,道德风险必须在2015年彻底打破。”陆俊龙表示。
从记者了解到的多数观点来看,普遍认为,决策层不倾向于全面降准、但呼吁降息的声音也不绝于耳。
不久前,国信证券首席宏观研究员钟正生认为,全面降息具有约束条件。钟正生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第一个约束条件是收益率倒挂的倾向。“现在一年期定存维持在3%,七天回购利率已经是3.2%以上的水平,收益率是倒挂的。从历史上看,央行也会先继续引导货币市场的利率下行,然后才有一步到位的宽松。”钟正生说。
钟正生认为,第二个约束条件就是央行对于负利率的关注。“现在一年定存利率是3%,如果下调50个BP的话,就是2.5%。而今年年末或明年初,通胀可能会超过这一水准,到时候重新进入负利率时代。”其次,还要考虑到商业银行的应对,以及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制约,或者说中美货币政策的联动问题。
钟正生向《第一财经日报》解释道:“为什么央行不倾向于全面降准或全面降息?从更高的层次来看,个人认为,也是因为传统货币政策"被绑架"了。也就是说,全面降准和降息已被贴上"全面宽松"的标签,与"定向发力"相悖。给商业银行5000亿的SLF、定向降准,相当于是一次全面降准的量级;而一月之内连续两次下调正回购利率,可以把它作为一个降息的前奏。所以,央行是在做货币宽松的事情,但是贴的标签是不一样的。”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