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内居民楼被曝普遍短寿 使用寿命只能持续25-30年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4-11-04 07:58:00
近年来,“80后”“90后”楼房频频成为问题房屋主角,不论是今年4月浙江奉化只有20年历史的居民楼突然坍塌,还是屡见不鲜的漏水、隔音效果差等商品房质量纠纷,都反映了我国大量存在的房屋短命、细节等质量问题。
对此,在日前举行的第六届中国房地产科学发展论坛“住宅产业化”分论坛上,业内人士指出,通过技术、理念等创新,加速推进产业化下“百年住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房屋质量问题的发生,延长房屋寿命,提高住宅居住品质。
80、90后房屋质量问题频发
近些年,建造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房屋便发生坍塌事故的并不在少数。据媒体报道, 2009年8月4日,石家庄市一座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二层楼房倒塌;2012年12月16日,交付20余年的宁波市锦屏街道2幢楼倒塌;2013年3月28日,绍兴市越城区一幢四层楼的民房倒塌;2014年4月,浙江奉化只有20年历史的居民楼突然坍塌……
住建部原副部长仇保兴也曾经以数据来说明我国房屋质量问题:我国是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每年20亿平方米新建面积,相当于消耗了全世界40%的水泥和钢材,但住房使用寿命只能持续25-30年。
相比房屋直接倒塌,商品房漏水、混凝土开裂、隔音效果差、排水管道水封设置不合理、供配电系统配线不规范、等问题则更为普遍,且屡治不愈。有调查显示,近9成受访者表示自己在交房时或交房后发现房屋出现了质量问题。
对于大量存在的住宅质量问题,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刘卫东认为,这反映了这些年来房地产行业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房地产高速发展时期,很多人开发房地产,大量地卖房子,住宅的品质和质量并没有随之提高。”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