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挤的交通、原始的物流成老市场发展绊脚石,搬迁至南岸迎龙后将重生

老朝天门市场交通拥挤。 重庆晨报见习记者 雷键

新的朝天门国际商贸城,宽敞整洁。 效果图

力哥在车流中搬运货物。
逛老朝天门市场,是几十年来重庆人的集体记忆。但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老朝天门市场老旧的门面、拥挤狭窄的道路、汗流浃背的力哥、堆满人行道的货物……让逛市场的市民和批发货物的商户,都有着诸多无奈。
拥挤的交通、原始的物流,已成为老朝天门市场发展的“绊脚石”,让老市场离现代商业渐行渐远。如今,新的朝天门国际商贸城搬迁到南岸迎龙,随着全球招商认筹的火爆进行,这艘“商业航母”即将在明年5月起航。
老市场的无奈
老朝天门批发市场将整体搬迁,如今是什么样的状况?记者昨日来到老市场打探。
原来金竹宫外的街上,不宽的人行道被大量的游摊挤占,卖玩具、卖衣服、卖杂货、卖水果……只剩下了窄窄的一条缝,容一个人通过,而且叫卖声不停在耳边响着。旁边,老旧的门面一个挨一个,房子的马赛克、外墙砖、外墙漆,都已经脱落变得斑驳。
成包的货物就堆放在路边,让人行道变得更拥挤。有的人为了图省事,直接把大捆货物堆放在公交车站旁,等车的乘客只得绕道。
一群力哥光着膀子、挑着货物,不停地朝前面的行人喊,“货来了,让开,让开下”,急匆匆地从行人身边挤过。来不及躲闪的行人,有时还会被挑着的货物撞到。
因为老市场缺乏完善科学的物流、停车系统,不管是市民开来买东西的小汽车,还是运送货物的货车、拉货的平板车和推车,都挤在路边。不宽的马路,因为两边占道停车,变成了两个车道。甚至一些车主由于找不到停车的位置,就乱摆放在路中间,让道路更加拥挤。
在一些沿街门面上,写着“朝天门市场搬迁,清仓甩卖”等字样,店主们拿着喇叭招揽顾客,声音此起彼伏。
“因为不好停车,又闹哄哄的,现在来买东西的人少些了”,来自四川邻水的力哥李师傅说,他在这里已经干了十几年,现在老市场挑货的活路越来越不好找,一天只有几十元的收入,“以后可能会干点别的,或到物流公司当搬运。”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