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一建筑工地首现物业“管家”

来源:地产中国网 2014-09-26 22:33:00

 建筑工地有专人清扫和保洁;工人们洗澡或用水时要刷卡,节约用水;每个工种有不同颜色的安全帽,便于识别和管理……在桥东街棚户区的建设工地上,施工单位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引入物业化管理,聘请专业人员担当工地的“大管家”。昨日,太原市城乡管委行政执法总队第二执法大队负责人在组织有关人员现场观摩时表示,这种管理方式在太原市尚属首次,效果很好,下一步将会逐步推广。
  出入全凭一张卡
 桥东街棚户区建设项目位于市区中心邮政大厦的南侧,并州路的东侧,总建筑面积达20余万平方米,共计新建9栋高层住宅楼,目前,正在进行桩基工程的施工。自工程开工以来,承建此项工程的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专门引入一家物业公司,根据委托协议,由物业部门负责施工现场的日常管理。
 昨日上午,我们在现场看到,进入工地的每个工人都随身携带着一张小卡,这张卡就是工地的“通行证”。“每天几点进入工地,几点离开工地,在哪个区域工作,除了视频监控外,通过刷卡,都会留下记录,既方便工人的调配和管理,也便于合理安排工期。”第二执法大队第一中队李队长进一步介绍说,每个工人进入工地,还要佩戴不同颜色的安全帽,黄色是施工人员,蓝色是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红色是管理人员等,这样一来,整个工地的施工情况,一目了然。
 用水洗澡要刷卡
 工人的生活区统一配建了洗澡间和洗漱区,工人在用水时,必须刷卡,一旦离开,抽出卡时,水会自动关闭,洗澡也同样。物业部门负责人介绍说:“工地建设期间,水的消耗量是非常大的,为了节约能源,专门在每个水龙头上安装了感应装置,刷卡用水或洗澡。而且,生活区下方都有收集系统,生活用水收集起来后,经过两次沉淀过滤,会再用于车辆的冲洗。”
 采访中,项目部负责人表示,通过物业公司的专业管理,可以使建设单位一门心思放在工程建设上。“例如,根据物业部门的要求,工地食堂或是小卖部都办理了工商登记手续,会定期接受相关部门的检查,这样既好管理,又解决了食品安全问题。”一位物业管理人员说,这里的工人来自全国各地,为了调剂口味,食堂每周会变换菜谱,让大家都能吃上家乡菜。
 同时,为了确保安全用电,在生活区统一安装了电表,如果有人私自使用电炉等高功率的电器时,电表会启动自动断电的保护系统。为消防安全考虑,生活区内不仅配备了灭火器,还为住在楼上的人配建了消防滑杆,一旦发生火灾,工人们可以通过滑杆迅速逃离。
 收集雨水洗车胎
 除最重要的安全外,绿色文明施工,抑制扬尘污染也是工地管理的重要环节。
 环顾整个工地,除桩基施工的区域外,办公区、生活区、物料区的路面全面实施了硬化。每个区域有专人负责清扫和保洁,垃圾清运也有专人负责,日产日清。物料区内堆放的物料上都覆盖了绿网,整个施工环境干净、整洁、有序。同时,工地上还停放着一辆洒水车,一旦有土方作业时,洒水车会一直喷水抑尘。即使没有土方作业,洒水车每天也会定时作业,减少扬尘污染。
  此外,施工区域周边还修建了一套雨水收集系统。雨水收集回来后,再经过沉淀、过滤,也用于出入车辆轮胎的冲洗。工作人员介绍说,“除雨水外,再加上处理过的生活用水,这样每天冲洗轮胎的水就足够了,不必再消耗自来水,节水效果显著。”
 学习培训有夜校
 在工地的一角,我们还看到了一个篮球架。“工地上青年人多,为了打发时间,就专门安装了一个篮球架,便于他们锻炼身体。”物业部门的工作人员进一步介绍到,“我们还专门开办了农民工夜校,定期邀请专业人士,为工人们普及技术、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周末还会放电影,丰富大家的生活。”
 建筑工地通过引入物业化的专业管理,在服务过程中体现了人性化的服务,并将服务理念渗透到整个服务的各个环节中,介入到不同的建设阶段,使工地管理的“绿色、节能、人文、经济”的理念得以实现。第二执法大队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会选定一些大型的建筑工地,逐步推行这种专业管理模式,使更多工地成为绿色文明工地。
 来源:太原晚报 记者 郜蓉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太原市一建筑工地首现物业“管家”
来源:地产中国网2014-09-26 22:33:00
建筑工地有专人清扫和保洁;工人们洗澡或用水时要刷卡,节约用水;每个工种有不同颜色的安全帽,便于识别和管理……在桥东街棚户区的建设工地上,施工单位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引入物业化管理,聘请专业人员担当工地的“大管家”。昨日,太原市城乡管委行政执法总队第二执法大队负责人在组织有关人员现场观摩时表示,这种管理方式在太原市尚属首次,效果很好,下一步将会逐步推广。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