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明确四项定位 布局五大城市群

来源:地产中国网 2014-09-26 09:50:00

沿长江11省市迎来政策利好。

昨日(9月25日),国务院发布《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及《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规划 (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

《意见》明确了长江经济带四项战略定位: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有利于挖掘中上游腹地的巨大内需潜力,促进经济增长空间从沿海向沿江内陆拓展。

为了向中国经济新支撑带提供保障,按照国务院部署,我国2020年将建成横贯东西、沟通南北、通江达海、便捷高效的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包括畅通的黄金水道、高效的铁路网络、便捷的公路网络、发达的航空网络、区域项链的油气管网及一体发展的城际交通网。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徐逢贤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国家重视长江经济带,这与此前长三角已成为带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之一有关。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将有效缩小东中西差距,促进地区间协调发展,在加强对外开放的同时,带领我国经济走向快速发展轨道。

11省市GDP占全国40%/

从区域位置来看,长江经济带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11省市,面积约205万平方公里,人口和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的40%。

为此,《意见》将长江经济带定位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

在作为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上,《意见》指出,要发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辐射引领作用,促进中上游地区有序承接产业转移,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激发内生发展活力。

徐逢贤表示,长江经济带快速发展起来以后,有利于形成上中下游优势互补、协作互动格局,能够缩小我国东中西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这也必然会影响整个东中西部经济的发展,推动经济走上协调发展的轨道。 徐逢贤解释说,目前,上海、江苏和浙江的产业结构优化的速度在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型产业发展也相当快,使得长江经济带的产业结构更加优化,经济发展速度提高,这必将影响并促进整个东中西部的创新型产业的发展,进而推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各地方从中也看到了机遇。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麻智辉认为,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能够使江西融入国家的又一个重要的发展战略中,在政策上、资金上、项目上给了江西一个很好的机会。

重点提及五大城市群

作为国家战略,新型城镇化也将在长江经济带得到进一步推进。《意见》重点提及了五大城市群的发展。包括优化沿江城镇化格局,提升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国际竞争力,培育发展长江中游城市群,促进成渝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推动黔中和滇中区域性城市群发展,科学引导沿江城市发展,强化城市群的交通网络建设,创新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

《意见》多次强调了上海的龙头作用,要求促进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发展,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充分发挥上海国际大都市的龙头作用,加快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建设等。

徐逢贤认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目前已有一定影响力,且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也在国际排名前列,同时上海在中国高新技术产业上也有新的发展,这三项具有良好的带动作用,将推动整个长江经济带地区的发展,“这也必然使长江经济带吸引外资的力度更强,成为带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源”。

《意见》要求培育全方位对外开放新优势。包括发挥长江三角洲地区对外开放引领作用,建设向西开放的国际大通道,加强与东南亚、南亚、中亚等国家的经济合作,构建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形成与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全面提升长江经济带开放型经济水平。

此外,《意见》还明确要发挥上海对沿江开放的引领带动作用,增强云南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功能,加强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互动,推动对外开放口岸和特殊区域建设,构建长江大通关体制。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长江经济带明确四项定位 布局五大城市群
来源:地产中国网2014-09-26 09:50:00
《意见》明确了长江经济带四项战略定位: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有利于挖掘中上游腹地的巨大内需潜力,促进经济增长空间从沿海向沿江内陆拓展。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1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