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商业地产过剩 人均2平米超越北上广

来源:地产中国网综合 2014-09-24 08:19:00

“现在来逛商场的人越来越少,不论是商场方做‘内购会’、‘折扣会’,都挽救不了这个局面。”昆明某商场3楼一女性品牌服饰售货员赵靓抱怨道。

“到昆明以后,听了很多业内人士的分析,他们说现在的昆明商业地产过剩,商铺不好出手、转租,甚至开张都难。”从外地来昆参加秋季房交会的刘女士本想买个铺面,不过她犹豫了。

在电商如火如荼之际,笼罩在零售业身上的抢钱光环已经悄然褪去。跟零售密切相关的商业地产该何去何从?昆明目前的商业地产是何种现状?我们还能投资铺面吗?;

在一次昆明高端商务沙龙交流会上,原昆百大集团商业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2005年全国商业地产十大操盘手梅永丰表示,未来昆明商业地产要做到“去零售化”是不现实的,但格局肯定会重新调整,淘汰一批将是必然。

过去

“炒房”转向“炒铺” 收益达8%-10%

截至2013年底,全国约有近4000家购物中心,累计商业建筑面积已经达到2亿平方米,预计2015年有望达到4500家,商业建筑面积达到3亿平方米。

云南某房产公司商铺营销经理赵女士表示,自2010年之后,商业地产的年均投资额快速增长,其投资额增速已经开始超过住宅,当年商业地产均是“热馍馍”,投资回报率很高,谁投谁赚钱。“随便谁,只要手里有钱在昆明某些商业综合体里头买下三两间铺面,不论转手还是出租,投资回报率一般在8%—10%,与其他投资3%—8%的回报率相比算高的了。”

在房产调控常态化的背景下,住宅投资将明显放缓,商业地产因此而受益,投资便一度过热,商铺出现过剩,“住宅限购,但商铺不限购,于是手里握着闲钱,依然瞄准房地产市场的‘炒房人’就摇身变成了‘炒铺人’,大把大把的钱用来购买铺面,因为实际需求并没有那么高,于是大量的铺面都闲置下来。”

赵女士表示,从需求方面讲,2010年之后,商业地产的销售面积增速快于整体地产面积增速。

但在电商的影响下,商业地产受到一定的冲击。赵女士说,国内很多地方都出现了商铺滞销或者卖出去也没法开张的情况,“电子商务带来的冲击力度取决于这个城市的电子商务发展规模。由此来看,江、浙,沿海一带城市的商业地产颓势更明显”。

据赢商网统计,2013年沃尔玛在中国关闭了14家门店,其中包括两家好又多,涉及浙江、江苏、上海、广州、深圳、合肥、浙江、青岛、福建、河南、成都等多个城市,是主流超市中关店最多的。

无一例外,这些城市电子商务均发展得如火如荼。

“在电商的影响下,商业地产也会受到一定的冲击。”这是当前所有地产业内人士高度统一的共识。

现在

昆明秋季房交会 消费者“买铺欲望”下降

曾被大家看好的投资热门、回报率超高的商业地产,在今年昆明秋季房交会上扮演了一个相当不起眼的配角。

在某大型商业综合体沙盘前,外地来昆参加房交会的刘女士显得非常踌躇,她此次来本想买铺面投资,来到昆明后听了大量的“商铺萧条论”,加之在现场看到多数人都在买住宅,于是就更加犹豫了。

“我们在长春有几个铺面,有的租,有的合伙经营,整体都还算理想。今年想来南方市场看看,就选择了四季如春的昆明。到昆明以后,听了很多业内人士的分析,他们说现在的昆明商业地产过剩,商铺不好出手、转租,甚至开门都难。而且房交会现场,我看到多数房产商都在主推主流旅游地产,我想是否去西双版纳或者大理投资住房算了。”刘女士说。

在房交会现场,跟刘女士想法差不多的大有人在,包括商业地产置业顾问晓彬都坦言:“很多老客户打电话过来问想买铺面,我都劝他们先观望一下。”

晓彬说,现在线上线下“差距实在太大”,以天猫为例,一个商家入驻天猫只需要缴纳一年3万或者6万的技术年费,其余成本则是交易额佣金支出以及保证金。而线下,昆明一个商场普通位置60平方米商铺,每月租金支出要达到10万—20万元不等,还不包括诸多流通环节、人力成本、电费、物业费等各类费用。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昆明商业地产过剩 人均2平米超越北上广
来源:地产中国网综合2014-09-24 08:19:00
“到昆明以后,听了很多业内人士的分析,他们说现在的昆明商业地产过剩,商铺不好出手、转租,甚至开张都难。”从外地来昆参加秋季房交会的刘女士本想买个铺面,不过她犹豫了。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