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中国合肥综合:“新标准将对工业化建筑做国家标准的界定。” 住建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技术开发处处长叶明在“2014全国住宅产业现代化交流大会”上如是解释,工业化建筑就是以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等为主要特征的建筑。
据叶明介绍,有关“工业化建筑”的国家标准已经编入《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标准”)。
根据住建部的计划,“标准”将争取在2015年初出台,这也将是我国推行住宅产业化15年来,首次对工业化建筑进行比较清晰的定义界定。
除了制定国家标准,记者亦获悉,住建部正在制定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的发展纲要,借此进一步建立完善住宅产业化现代化发展的长效机制。
初步确定的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底,除西部少数省区外,其他地方都应具备相应规模的构件生产能力;政府投资和保障性安居工程要率先采用这种建造方式;用产业化方式建造的新开工住宅面积所占比例逐年增加,每年增长2%。
新建住宅产业化比例年增2%
自1999年颁布实施《关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的若干意见》以来,住宅产业化已经行进15年。
但截止到目前,我国的住宅建设中,工业化住宅占据的市场份额依然不高。
谈及住宅产业化发展的瓶颈,住建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副主任文林峰介绍,缺乏顶层制度设计和宏观指导,全国性的住宅产业化的发展规划尚未出台;住宅产业化相关的标准、规范严重滞后于市场和试点项目的发展。
另外,住宅产业化的关键技术以及技术体系、建筑体系方面存在薄弱环节。
不过,据记者了解,住建部正在谋划住宅产业的顶层设计。叶明介绍,住建部正在制定建筑现代化发展纲要。根据初步的计划,政府投资建设的保障性住房,必须用产业化方式建设,除西部的六省外,有条件的地方逐步的形成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的能力和条件;新建住宅中,住宅产业化建设要按照2%的比例递增。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