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效应”能助城市综合体走多远?

来源:地产中国网 2014-09-05 10:21:00

商业综合体之间争夺较劲的焦点就像一阵阵浪潮,此起彼伏。如今终于把战火烧到了遍地开花的美食。一面是零售业的疲态尽显,一面是餐饮聚客功能越来越强,各大商业综合体中不约而同选择在餐饮上大做文章,以期在激烈的竞争中稳坐船头。
  
  商家近似疯狂地在餐饮上“扩军备战”,不禁让人担忧“舌尖效应”能助综合体走多远?
  
  综合体中餐饮占比大幅攀升
  
  地铁驶入三阳广场站,鱼贯而出的人流除了逛街购物,很多都是冲着这里丰富的吃食前来“觅食”的。
  
  去年9月先后在市中心开业的苏宁广场、恒隆广场,一个餐饮业态占比接近50%,另一个也超过了20%;上月月底,云蝠“云上品”开业,餐饮业占比高达70%以上;崇安寺二期、三期规划当中,餐饮果不其然是重头……
  
  近几年,中山路核心商圈的业态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餐饮的比例增长迅猛。过去,商业综合体中购物、餐饮、娱乐的比例通常为7:2:1。而现在,这种黄金比例正在被餐饮的一枝独秀所打破,市中心有的商业综合体中餐饮甚至超过了整个业态的50%。外婆家、星巴克、北疆饭店、辛香汇等越来越多如今耳熟能详的连锁餐饮,伴随着综合体的高歌猛进纷纷在市中心开疆辟壤。
  
  “餐饮业已成为当前综合体招商的重中之重。”有人戏言,无论是十年前还是十年后,“去哪儿吃”依然是来市中心要考虑的头等大事,只不过十年前愁的是找不到地方吃,十年后是吃的地方太多不知道如何选择。
  
  舌尖上的“饥饿游戏”已拉开序幕
  
  从已经进入招商阶段的综合体可以看出,餐饮已经成为业态组成中最重要的部分。崇安天街、现定名为T12时尚购物中心有两层楼的面积用作餐饮业;今年年底即将亮相蠡湖之畔的万象城,在规划的引进业态中,餐饮业成了重要的组成部分,集合了各类特色餐饮及各类休闲等60余家全球各式餐饮品牌;还有众多中小型城市综合体项目都将加入到这场旷日持久的资源争夺战当中。
  
  “餐饮对于新开商业综合体的聚客能力是非常强大的。”去年登陆无锡的苏宁广场,曾是用餐饮“开路”的受益者,接近50%的餐饮比例,为苏宁迅速建立口碑和凝聚忠实客户贡献不少。
  
  刚刚在崇安寺亮相的云蝠国际“云上品”,一上来就将餐饮作为重中之重。不但从3至7层全部设置为立体垂直餐饮街区,在开业之初就引进了“水林间”、“冶春”早茶等首度登陆锡城的美食商家。
  
  然而综合体开发商不得不面对的残酷现实是,商家之间的血拼已经从开发转入招商运营,对优质餐饮资源争夺的激烈程度将越来越大,舌尖上的“饥饿游戏”已然拉开帷幕。
  
  商业综合体不能单靠餐饮来支撑
  
  事实上,随着一座座商业综合体在城市各处出现,如今面对商业综合体的热情邀约,不少餐饮企业已经没了此前的浓厚兴趣。另一方面,向来喜欢尝鲜的锡城“吃货”已经对综合体千篇一律的餐饮失去最初的激情。
  
  “餐饮确实是最能在最短时间吸引大量人气的业态之一,但如果说综合体的制胜之道就在餐饮业上的话,就有些夸张了。”大东方百货副总经理缪军告诉记者,对于综合体而言,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的体验消费服务才是立足的根本。
  
  云蝠国际招商部负责人冯洁告诉记者,“云上品之所以大胆引入超一般规模的餐饮业态,一方面是着眼于未来整个行业和市场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是根据项目自身的定位和周边区域的实际情况而定。”她告诉记者,看似“冒进”的做法其实经过了充分考虑。“云上品与大东方百货只有一街之隔,双方在餐饮业态和百货业态上可以实现优势互补,相互拉动消费和人流,对于顾客来说也越加便利。”
  
  崇安区商务局局长姚建军指出,不能单纯因为餐饮企业获得收益较快,就盲目地加大餐饮所占的比例。从长远来看,应该在餐饮聚客效应的基础上,综合形成服装、化妆品、儿童娱乐等业态的综合叠加效应,才能呈现出真正的竞争优势。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舌尖效应”能助城市综合体走多远?
来源:地产中国网2014-09-05 10:21:00
商业综合体之间争夺较劲的焦点就像一阵阵浪潮,此起彼伏。如今终于把战火烧到了遍地开花的美食。一面是零售业的疲态尽显,一面是餐饮聚客功能越来越强,各大商业综合体中不约而同选择在餐饮上大做文章,以期在激烈的竞争中稳坐船头。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