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房产——地产中国郑州频道
8月19日,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公布了上半年业绩。公司总裁莫斌、联席总裁朱荣斌、首席财务官吴建斌出席了中期业绩发布会。
半年赚47亿元持有现金244.3亿元
公告显示,2014年上半年碧桂园合同销售金额约为人民币584.2亿元,同比增长73.6%,占全年目标46%;合同销售面积约为879.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3.4%;上半年的总收入约为人民币383.2亿元,同比增长42.2%。
在碧桂园的盈利能力方面,2014年上半年土地增值税拨备后毛利润为人民币100.5亿元,同比增长26%;权益所有人应占利润约为人民币54.2亿元,同比增长25.6%;核心净利润为人民币47.1亿元,同比增长14.1%;每股盈利约为人民币29.54分,同比增长24.2%。
公告提到,截至2014年6月30日,碧桂园共有209个项目处于不同的开发阶段,已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证、开发经营权或土地业权之建筑面积约7568万平方米。
上半年碧桂园的可动用现金约为人民币244.3亿元,约占总资产的10.1%,保持弹性。此外,集团目前拥有尚未动用的银行额度超过人民币365.7亿元。
融资成本降低,评级机构看好
在资本运作方面,碧桂园在2014年上半年成功发行2次优先票据,分别为2.5亿美元的私募票据以及5.5亿美元的公开发行票据,其中,5.5亿美元票据发行录得5倍超额认购。
另外,年内惠誉国际首次给予碧桂园BB+(展望平稳)的企业信用评级和债券信用评级,标准普尔将碧桂园的企业信用评级由BB上调至BB+,将债券信用评级从BB-上调至BB+,穆迪也维持碧桂园的企业信用评级和债券信用评级为Ba2(展望平稳)。综合评级报告,碧桂园仍是境内最优质的开发商之一,且盈利水平、偿债能力和流动性也处同业领先水平。
三、四线投资精准,布局日趋合理
在碧桂园的三级管控体系中,每个区域都有投资拿地的权限和责任,集团总部设有投资管理中心,负责投资方案的评审和投资工作的统筹管理。投资决策委员会是投资拿地的决策机构,每一块土地的获取都需要经过投资决策委员会的批准,确保投资精准。
对于海外的投资,碧桂园也遵循同样的投资管理流程,但会更为审慎,进入新的市场都会从小项目或合作项目做起,逐渐积累经验。未来5年碧桂园海外的资产占集团总资产的比例不会超过10%。
碧桂园持续改善在广东省大本营的地域集中性,从国内销售数据来看,广东省的合同销售占比由2008年的76%降低到了2013年的44%,今年上半年则降到33%。在广东省外耕耘已久的安徽、湖北、江苏三省“粮仓”已进入了丰收季节,总体销售额占比亦达到30%左右,显示当地市场对碧桂园认知和认可程度提高。
碧桂园上半年有22个新盘开盘,这些新盘上半年合同销售金额合计为人民币117亿元。连同旧项目新推的货量,集团上半年共推出554亿元的货量,合同销售金额合计为584亿元。下半年碧桂园还计划推出37个新盘,连同旧盘新推,新推的货量预计超过人民币700亿元。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