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价成交”或者流拍是近期土地市场的写照。“市场下行,销售受压,土地市场亦由热转冷,持续接近半年的楼市降温,逐渐传递到了土地市场。目前一、二线城市的土地市场均明显降温,标杆房企拿地更是愈加谨慎。
截至8月18日,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家标杆房企年内合计拿地额仅1825.2亿元,相比2013年同期的2946.2亿元,减少了1121亿元,同比减少幅度高达38%。
地价不断走高压缩了房企的盈利空间,高价拿地相对风险更大。鉴于此,房企目前抢收回款依然是重点,由于资金受限,开发商投资热情不高。
20强房企拿地骤减
据最新监测数据显示,20家标杆房企购置土地连续5个月锐减,此后仅6月份有小幅反弹,而从4月份至7月份的连续4个月内,这20家房企每个月拿地金额都不足200亿元。
从上半年房企拿地的变化来看,从4月份开始,房价下降现象蔓延至全国后,房企拿地态度开始急转直下,在土地市场少有出击动作,骤然间紧缩拿地金额。从月度变化来看,2014年4月份,20强房企仅斥资157亿元拿地,而2013年同期这20家房企则花费291亿元拿地,同比少花134亿元增加土地储备。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