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省审计保障房 山东滞拨款项上亿

来源:地产中国网 2014-08-13 09:45:00

短短1年时间,山东省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滞拨、拖欠工程资金就分别达到1.22亿元和7205万元。这是继国家审计署上月公布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踪审计结果后,各省级审计部门新一轮对外公开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中存在的违规问题。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发现,在公开违规问题的省份中,除山东外,还有海南、江西、广东、甘肃、贵州和安徽等省份。从违规方式看,除滞拨、拖欠工程资金外,还存在挪用资金、违规享用、空置、质量不达标等多种问题。

审计署社会保障审计司主要负责人表示,上述违规问题产生的原因,除个别单位法纪意识不强、未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外,还有制度机制不完善、管理不到位的因素。

工程资金滞拨、拖欠严重

山东省审计厅日前发布的《关于山东省2013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显示,山东省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存在滞拨、拖欠工程资金现象。其中,菏泽市本级和广饶等14个县未按规定时限拨付上级补助资金1.22亿元,其中最长的滞拨时间达15个月。另外,武城县和东阿县的10个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拖欠工程款7204.94万元。

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研究员王珏林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滞拨”实际上也是一种拖欠,都是由于政府在建设保障房前期没有筹集到充足资金,由建筑企业垫付工程款却无力及时偿还造成的。

此外,山东省还有部分项目未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其中,50个项目在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环节未依法履行招标程序,涉及合同金额8.22亿元;3个项目存在违规评标、定标问题,涉及合同金额1.19亿元;26个项目保障性住房竣工验收不规范,其中,1973套未办理竣工验收即交付使用,1716套未进行分户验收,2097套未按规定进行竣工验收备案。

除上述问题外,山东省部分地区住房保障基础工作仍比较薄弱,表现为住房分配和使用管理信息化水平较低。如东营等3个市本级、邹平等17个县的住房保障管理部门,尚未使用信息系统进行住房保障业务管理;庆云等7个县的1618户保障对象档案不完整,缺乏动态更新。

审计结果还显示,聊城市本级和昌邑等13个县尚未建立保障对象经济状况审查信息共享机制,民政、住房保障等管理部门与公安、房产、工商、车管等部门之间,难以及时核对申请家庭的信息数据,影响住房保障资格审核审批效率。另外,泰安、威海市本级和沾化、单县住房保障管理部门未按规定及时将保障性住房房源、分配过程、分配结果或退出信息向社会公开,涉及保障对象655户。

屡曝违规应溯制度根源

滞拨、拖欠工程资金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王珏林说,首先,建设周期会受到影响;其次,还会影响建筑、建材企业效益及建筑工人工资的正常发放。

事实上,山东保障性工程违规并不是个案。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近日贵州、甘肃、广东等多地陆续公开的 《2013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显示,多个省份在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中存在挪用资金、违规享用、空置、质量不达标等问题。

国家审计署7月18日发布的《2013年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踪审计结果》显示,237个项目或单位挪用安居工程财政补助、银行贷款、企业债券等专项资金78.29亿元;38个单位和部分个人通过虚报资料、重复申报等方式,套取骗取棚户区改造资金15.41亿元。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名誉副会长胡志刚认为,目前我国保障房福利化和扩大化倾向严重,这很危险。为加强监管,应该将保障性住房列入立法体系,规定城镇基本住房保障标准、范围、方式,明确保障性住房的规划、建设与管理,确立购房及住房租赁补贴标准。

王珏林对记者表示,“解决成千上万群众保障性住房需求问题,单靠政府一力承担是不行的,应该进行制度设计,发挥市场的作用,盘活目前潜力巨大的租赁和二手房市场等。”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多省审计保障房 山东滞拨款项上亿
来源:地产中国网2014-08-13 09:45:00
短短1年时间,山东省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滞拨、拖欠工程资金就分别达到1.22亿元和7205万元。这是继国家审计署上月公布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踪审计结果后,各省级审计部门新一轮对外公开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中存在的违规问题。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