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泉州便利店兴起开店潮 争夺最后一公里

来源:地产中国网综合 2014-08-06 08:50:00

近日,百姓超市、捷龙生活超市等在中心市区纷纷开设新的门店,加上安盛、好的佳、虫哥、万邻等,市区的便利店业态呈现诸侯纷起的态势。业界人士称,以人口数量来看,目前泉州中心市区便利店的拥有量还远远不够,不久的将来,便利店将是泉州零售业的蓝海,零售“最后一公里”的抢夺即将揭幕。

便利店兴起开店潮

7月初,百姓超市又一家门店—运通店在市区泉秀街开业,这是百姓超市的第24家门店。而6月初,捷龙的首家生活超市—泉州九一店开业;捷龙在其官方微信中称,捷龙第二家生活超市泉州田安店也即将开业。

记者调查发现,这些新的便利超市一般营业面积不会超过500平方米,有的甚至只有两三百平方米。经营者通过有效的管理运营,提升门店的经营业绩和毛利率,并服务好周边的居民,从而在激烈的零售业竞争中站稳脚跟。

此前,安盛便利超市、好的佳便利店、虫哥便利店以及万邻便利店等在中心市区都拥有数量可观的门店,业界人士估计,泉州便利店新一波的扩张浪潮有可能就此展开。

据业界消息,莆田最大的便利连锁店易太便利店,近两年也在积极进军泉州市场,未来泉州便利业态或将不再平静。

便利店不存在饱和与边界

就在百姓超市运通店开业后不久,浙江省连锁经营协会一行在副会长兼秘书长王钧耀带领下来泉州考察,调研泉州便利店行业的发展情况。

王钧耀坦言,经过几天的调研,发现泉州便利店的数量还不多,发展空间还很大。

“以深圳为例,人们常常谈及深圳的绿化程度和高楼大厦的密集度,但很少有人知道,它是中国便利店指数最高的一个城市。据粗略统计,深圳每个生活社区500米内都能找到便利店,无论是深夜1点还是凌晨5点,这座城市都能容易找到营业的便利店。”王钧耀说。

2014年,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了一份“中国城市便利店指数”报告,通过对26个大中型城市便利店发展情况的四个重要指标综合分析,得出了这些城市的便利店指数排名。四项重要指标分别为城市便利店增长率、饱和度、24小时比例和政策支持力度,深圳在26个城市中综合排名第一,平均每3250个深圳人就拥有一家便利店,其中70%的便利店是24小时营业的。

“在全世界便利店最发达的台湾地区,岛内四大超商品牌的总店数已达10095家,其中7-ELEVEN有5000家店、全家2915家、莱尔富1300家、ok便利超商880家。7月11日,台湾岛内第5000家7-ELEVEN在高雄内门区开幕。”王钧耀说,“很多年前,许多人都说台湾便利商店已经饱和,但到目前大家还在不断开店,这说明便利商店提供的生活便利性,使人们无法预估何时将面临饱和。”

“最后一公里”商机无限

对于王钧耀的说法,泉州市连锁经营协会副会长、百姓超市总经理陈纶星表示赞同,他说,“便利店的核心优势在于网点价值。便利店的网点数量达到一定规模之后,就能够充分满足消费者对于便利性的诉求。”据了解,按照业内公认的标准是地区门店达到200—300家,就算是具备了规模效应。

事实是,在网络购物日益发达的今天,很多人已经不怎么爱出门逛街购物了,多数人对于便利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将不再以价格作为最主要的购物导向,取而代之的导向是便利性最大化,而这正是便利店提供与服务的。”华侨大学博士陈佑成说。

“我家里最多的东西是各种外卖单,基本上周边的快餐店都能送外卖,再加上麦当劳、KFC基本吃饭没问题。想吃水果,可以叫水果外卖,便利店超过二三十块就能免费送货。楼下还有家小店,更贴心,你叫一瓶矿泉水或一袋方便面他们都会送上来。”市民王小姐如是说。

“给懒人一个不出门的理由!”这正是泉州便利业态未来的商机所在。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福建泉州便利店兴起开店潮 争夺最后一公里
来源:地产中国网综合2014-08-06 08:50:00
近日,百姓超市、捷龙生活超市等在中心市区纷纷开设新的门店,加上安盛、好的佳、虫哥、万邻等,市区的便利店业态呈现诸侯纷起的态势。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1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