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松限购难解地方之渴:多地救市升级松绑限贷

来源:经济参考报 2014-08-06 07:33:00

放松限购难解地方之渴转攻限贷

“救市”升级多地限贷现“松绑”

降低贷款首付比例,调整公积金贷款限额,认房不认贷、认贷不认房再现

5日,广西宣布将适当放宽二套房贷款政策,大力促进住房消费。这也是继绍兴后,第二个对差别化住房信贷调整的地区。近日,随着地方松绑限购,部分地区出现了短期集中网签量上升带来的“小阳春”,但随着批量的消化,放松限购并未对地方楼市带来较大影响。因此,部分地方转而放松对购房者影响甚大的限贷。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从目前市场看,因为经济涨幅放缓,地方政府对房地产依赖度明显上升。在此背景下,地方政府干预推进动力增加,各地救市热情将持续上涨。预计在贷款松动下,楼市或呈现部分回暖,而这一做法或引起其他城市的跟风。

广西表示,将落实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出台针对性措施。将适当放宽二套房贷款政策,适时、合理调整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最高额度等,大力促进住房消费。

值得注意的是,广西已不是第一个放松限贷的地区。日前,浙江省绍兴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下发《关于促进市区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意见》,不仅对当地限购政策进行调整,停止执行对非绍兴户籍居民的购房限制。还对房地产抵押贷有关规定进行了一定调整———二套房“认房不认贷”,即以拟购房家庭实际拥有的住房数量作为认定标准,不考虑购房贷款次数,首付比例降至四成,成为首个对差别化信贷进行调整的城市。

绍兴市住建局称,今年1月至6月绍兴市区房地产市场成交量下降,可销售面积持续增加,市场供求关系已发生变化,个别房地产开发企业已出现资金链紧张、大幅降价促销等问题。为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防范市场风险,当地因此进行调整。           值得注意的是,在地方松动房地产贷款的同时,减免税费、给予补贴、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等扶持政策轮番上阵。

5日,包头市政府发布消息称,市政府决定于9月6日至10日举办2014房交会,期间购买首套新建商品住房,给予所纳契税100%的补贴;购买二套以上给予50%补贴;购买非住宅,给予50%补贴。购买新建商品住房,给2000元/套的财政补贴。住房公积金贷款额提高,减半收取担保费、评估费。福建方面表示,将优先满足公积金缴存职工首次用公积金购房,购买满五年的普通住房,二手转让免营业税。

广西方面,还放宽了异地购房提取限制,允许家庭无房的缴存职工提取住房公积金购买一套工作及户籍所在城市以外的住房,以支持缴存职工购买普通自住房的贷款需求为原则,适时、合理调整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最高额度。

绍兴也对公积金政策进行了调整。绍兴出台政策,其市区自2011年暂停的公积金二次贷款政策在时隔三年后再次恢复。并明确已用住房公积金贷款购买商品住房并还清贷款的,可按双职工最高60万元、单职工最高50万元的额度第二次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购买住房。

中原地产市场总监张大伟认为,近期地方政府迫切希望提振市场交易信心,放松限购后房地产仍然下滑是促使地方升级救市的主要原因。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微博]也表示,地方放松限贷,在贷款松动下,刺激楼市作用大于放松限购,或引起其他城市的跟风。

中国指数研究院[微博]认为,采取更多措施鼓励金融机构支持首套房贷,将成为下一阶段各地政府促进房地产市场回暖的重要手段之一。但需要注意的是,以行政手段强制规定利率有悖于金融改革市场化方向,绍兴此次调整的效果尚待观察。对其他城市来说,如何鼓励金融机构向个贷业务倾斜,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此外,由于此前长达3年的限购对改善性需求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误伤,一直以来严格执行的“认房又认贷”二套房认定标准原则或将在部分城市有所松动。

“在地方政策频繁放松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中央仍在继续坚持差别化信贷原则,并一再强调其对保障合理自住型需求的重要性,投资投机性需求将被持续抑制,全面放宽多套房贷暂无可能。”上述机构指出。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放松限购难解地方之渴:多地救市升级松绑限贷
来源:经济参考报2014-08-06 07:33:00
5日,广西宣布将适当放宽二套房贷款政策,大力促进住房消费。这也是继绍兴后,第二个对差别化住房信贷调整的地区。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