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天津GDP增长10.3% 工业增速下降

来源:天津日报 2014-07-29 09:12:00

“计划这个月买下办公楼,把企业驻扎在天津。”天津书生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金友兵说。这家主攻互联网应用开发的科技公司从北京来到天津滨海新区,希望在新区组建新团队获得大发展。

作为老工业基地和沿海开放城市的天津,老城市、重工业,与其说是它的符号,不如说是它的烙印;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中寻找发展空间与机遇的天津,正稳健发力,不断改变人们的原有印象,让自己的形象变得更加清晰起来。

刚刚公布的上半年经济数据中,天津GDP增长10.3%,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5.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8%。

这组数据,有升有降。

服务业的产值和三次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升了,民营经济的比重和增速升了;工业增速和工业能耗降下来了。

天津财经大学人文学院院长丛屹说,自2013年下半年以来,随着转方式、调结构力度的加大,天津的工业增加值增速出现回落。因为天津市投资驱动特征明显、工业比重大,所以经济增速变化和工业增加值的变化趋势有明显的同步性。

天津市统计局副局长张强分析了影响工业增速的两方面原因:一方面,占全市工业产值近六成的冶金、石化、电子、汽车4大产业受全国投资回落、市场需求减弱影响;另外,国家节能减排的硬任务也集中在冶金、化工等能耗大的工业产业。

“在GDP增速快时,主要因为工业增长快;现在则是工业与服务业两个轮子一起转,共同支撑起上半年的经济增长格局。”张强说,天津市三次产业结构已从2007年的2.1∶55.1∶42.8发展至2013年的1.3∶50.6∶48.1。上半年,服务业投资占城镇投资的比重为53.3%,比一季度提高5个百分点。

“天津工业增速下降可以说是主动所为。”张强这样总结。他的观点得到了天津市经信委副主任贾泓的认同。“天津作为一个老工业基地,面临资源环境制约和转型升级的双重压力,工业发展什么,怎么发展,是我们必须首先面对的一个课题。”贾泓说,工业能耗占全市能耗的70%,是节能减排的主战场,只有主动减,坚决降,产业转型升级才能取得实效。

市域面积仅1.19万平方公里的天津,单纯靠总量扩张难以为继,必须走一条高端、创新、集约、融合、绿色发展的路子。

1至6月,天津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能耗为2248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2.79%,降幅较一季度扩大1.9个百分点。

为给原有产业的存量调整争取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天津市引进了一批好项目强化支撑:京津两地共建的“京津中关村科技新城”即将崛起,清华紫光集成电路产业园建成后会带来上百亿元的产值,已签约的一汽大众整车厂将带动数百亿元的产业集群效应。

另一方面,天津还把培育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和科技型“小巨人”作为稳增长、调结构的重要举措,鼓励壮大民营经济,实施万企转型升级。

今年1至6月,民营工业企业总产值占天津全市的37.9%,同比增长20.1%;上半年新增市场主体26889户,同比增长83.9%;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科技小巨人以33%的企业数量,实现了49.2%的产值。

“大项目”和“小巨人”,对现阶段的天津来说都举足轻重。

韩国IBK企业银行(中国)总行行长李根燮因为看中“大项目”的辐射功能来到天津,又因为“小巨人”的成长看好天津。

“为三星、LG等25家韩国大企业的天津工厂配套的,有多达2500家供货商,其中80%都是我们的客户,这是我们将中国总行定在天津的重要原因。”李根燮说。

在他来到天津6年后,这家银行40%的存款来自于本地企业,前20%的大客户几乎都是中资企业。客户本土化成为未来战略目标,民营企业的崛起成为潜力所在。

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和服务业的向上态势,都提振了天津经济发展的信心。

对现在的天津来说,下一步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

“我们在产业链条、核心关键技术、再建和储备项目、服务质量和水平上仍有短板。”天津市经信委主任李朝兴说,但京津冀协同发展、新型工业化建设、绿色生态低碳发展……这些机遇都将给这座城市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上半年天津GDP增长10.3% 工业增速下降
来源:天津日报2014-07-29 09:12:00
刚刚公布的上半年经济数据中,天津GDP增长10.3%,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5.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8%。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