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季度“房冷地也冷” 重点区域地价增速回落

来源:地产中国网综合 2014-07-22 07:56:00

据《21世纪经济报道》,17日北京开拍三幅地块,北京房山区良乡高教园区17-02-03、17-02-06组团地块,被以18.1亿元竞得,溢价率不到30%,其余两幅,直接以底价15.8亿元、和低溢价1.56亿元成交。

此前的16日,国土部发布《2014年第二季度全国主要城市地价监测报告》显示,北京所处的环渤海区域,各用途地价环比增速全面放缓,保持低速运行态势。和环渤海一样,上海引领的长江三角,各用途地价环比增速回落至平稳运行区间。

南部的珠三角,则呈现了另外一番景象,国土部监测报告数据显示,珠江三角洲地区各用途地价增速仍处于高位运行。

作为珠三角的核心城市之一深圳市,则呈现了一线城市暗淡土地市场截然相反的走势,来自中原地产的数据显示,上半年深圳土地出让金共418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8倍多,占去年全年出让总额的近九成;平均楼面地价为11869元/平方米,创历史新高。

房冷地也冷

国土部主要城市地价监测报告显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综合地价水平分别为4967元/平方米、5305元/平方米、3654元/平方米。

从环比增长率看,长江三角洲地区综合地价增长率仍低于其他两大区域,较上一季度回落了0.30个百分点,为0.52%;珠江三角洲地区综合地价增长率仍处于高位运行,为3.91%,但较上一季度下降1.04个百分点;环渤海地区综合地价保持低速增长,为1.31%,较上一季度下降了0.20个百分点。

中国房地产数据研究院执行院长陈晟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从整体的经济环境中来看,房市整体较冷,但是土地市场相对还好,整体来看三个地区的比较是长三角最差,长三角除了上海、南京、苏州等城市表现平平以外,其余城市表现较为低迷。

同策咨询研究部人士表示,上海在一季度是“房冷地热”,但是到了二季度这种现象未能持续,受楼市低迷影响,部分房企因销售不佳导致资金链趋紧,致使二季度呈现出了土地与房地产双双遇冷。上海市的供地量、成交量双比都出现大幅下滑,地价紧跟房价降温。

同策咨询研究部数据显示, 整个二季度上海土地公示共63幅,合计287.91公顷,环比上一季度下滑20.47%,同比去年二季度下滑48.66%。

长三角另外一个中心城市杭州,在前两月土地市场尤为疯狂,整个上半年杭州土地成交543亿,但是前两月卖地金额高达431.75亿,而之后的3-6月,土地开始冷却,3月主城土地断供,宅地供应稀疏到难得一见,主城区接着近四个月零成交。

一线城市投资气氛仍浓

与环渤海和长三角不同的是,珠江三角洲在深圳等城市带领下,呈现了另外一番景象。中原地产的数据显示,上半年深圳土地市场共计成交30宗地块,总成交面积约148万平方米,相当于去年全年的93%。

上半年深圳土地出让金为418亿元人民币,同比去年上涨近9倍之多,占去年全年土地出让金总比近九成。

深圳当地一位地产行业人士表示:“深圳土地市场之所以很好,主要是因为几块贵价地都来自前海,一下子就把上半年的总量抬了起来。前海概念能够持续下去,整体的地价升值也是可以预见的事情。”

上海社科院房地产业研究中心陈则明主任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虽然数据显示长三角地区涨幅放缓,但是还得分开来看,上海前几天在五里桥出了新地王,所以不代表整个上海土地市场趋于平淡,上海这样土地贫瘠的城市,土地市场随时有可能调转趋势。

中国房地产数据研究院执行院长陈晟表示,目前我国调控政策大致分为分类调控、关联性调控和双向调控三类,主要针对不同地区加以差别化对待,整体来说,一线城市的投资气氛仍然很浓烈,未来土地市场,有很大可能向好的方向走。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二季度“房冷地也冷” 重点区域地价增速回落
来源:地产中国网综合2014-07-22 07:56:00
此前的16日,国土部发布《2014年第二季度全国主要城市地价监测报告》显示,北京所处的环渤海区域,各用途地价环比增速全面放缓,保持低速运行态势。和环渤海一样,上海引领的长江三角,各用途地价环比增速回落至平稳运行区间。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