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中国网讯 “中国建筑行业的钢结构比重仅为3%,而国外是10%,日本则高达70%左右,推广“钢结构”,可以实现整个行业的转型升级。”20日,在“晨阳·中国钢结构万里行”公益活动启动仪式上,广东省钢结构协会理事长王仕统表示。
长久以来,传统建筑行业普遍依靠混凝土,能耗大且回收困难,如何寻找更为环保的建筑材料成为建筑业绿色革命的最新议题。
分析人士表示,钢结构“轻快好省”可完全适应建筑业的绿色改革,今后在建筑中大规模使用钢结构技术,不仅能够适应产业升级,更能将建筑业的节能环保理念落到实处。
中国建筑科学院研究所研究员王明贵介绍,钢结构具有抗震性能好、建设速度快、钢材可回收利用的特点,这也符合当前绿色建筑的要求,但在民用建筑中却得不到很好应用,造价较高是其直接原因。
而王仕统则表示,“钢结构”的试点工作早已开始,但是整体发展滞后,主要原因是没有形成自身的产业化发展,且设计笨重。
事实上,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建筑,推进住宅产业化,使得“钢结构”绿色节能住宅建筑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在“晨阳·中国钢结构万里行”公益活动启动仪式上,河北晨阳工贸集团有限公司执行总裁杨磊表示,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大力宣传和展示钢结构住宅产业的优势和发展前景,推动钢结构产业真正向绿色环保方向发展,尤其是在构件涂装方面,要解决钢结构生产环节存在的污染问题。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