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房产——地产中国郑州频道
到底是让市民“霾”在城市里痛心,还是让破坏环境者暗自感到肉疼,这原本不是什么问题。问题的关键在于,是否能让那些“灰头土脸”的建筑工地付出相应的代价?
面对工地扬尘之类破坏环境之举,加大处罚力度只是一方面,明确相应的领导责任以及调整干部考核体系,显然更加重要。相比起财政罚款,全市通报批评和直接与考核挂钩,无疑更能令主管单位责任人感到“肉疼”。
昨日,郑州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正式启动常态化督察,首日督察二七区、管城区、高新区、惠济区、经开区等五区7个工地,几乎都领回“零分”成绩,大气污防办开出首批“罚单”,各工地归属区、管委会每处财政扣款10万元。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影响特别恶劣的,主管单位不仅要吃罚单,还将全市通报批评,并与其主要责任人考核直接挂钩。(新闻报道详见今日本报A04版)
郑州市首次针对工地扬尘启动常态化督察堪称喜忧参半——喜的是,对于令市民苦不堪言的工地扬尘终于展开了实质性问责;忧的是,首批督察的7个工地无一例外吃了零分,放眼郑州市3000多个工地,环保执法的压力之大可见一斑,要想达到工地扬尘污染治理达标率不低于80%的目标,依旧任重而道远。
上个月,《郑州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修订草案)》经过了郑州市人大常委会第二次审议,其中明确了“以人为本、环境优先、政府主导、全民参与、严防严治、损害担责”的原则,除此之外,一大亮点是“按日责罚”——《条例》明确规定: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自责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按照原处罚数额按日连续处罚。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