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客看跌武汉房价 急抛手中空置房

来源:地产中国网 2014-06-11 09:05:00

楼市充满泡沫还是在结构调整阶段?专家们莫衷一是。昨天,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在京发布最新数据“预警”:去年中国住房空置率已达22.4%,需求乏力,供给过剩,住房市场下行趋势已明。

投资客抛售武汉毛坯房

在房价看跌预期下,曾经蜂拥入汉购房的投资客正准备将手中的房子出手变现。

高先生是深圳人,3年前以约1万元/平方米的价格购得武汉水岸星城一套103平方米毛坯房,当时认为武汉房价上涨空间大,一定升值。今年楼市不景气,上个月,高先生慌慌张张以130万元总价将这套房子卖出。

昨天,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发布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家庭住房空置率为22.4%,比2011年上升1.8个百分点。武汉住房空置率为23.5%,高于上海的18.5%,低于重庆和成都。其中一套房家庭空置(人房分离)比例为5.2%,多套房家庭空置比例18.3%。

空置二手房卖不动

虽然有不少人投资空置房,但像高先生这样顺利成交的并不多。“2、3月份还好些,这两个月里店里基本上见不到人。”在蔡家田开了一家二手房中介的蔡女士介绍。

亿房网市场研究中心发布的数据也显示,今年1月,武汉主城区二手房成交量为1586套,环比出现下降;进入2月份,二手房成交量继续下行,主城区仅成交1292套;到了3月以后,市场开始缓慢回升,但总成交量也只有1357套,而去年3月份的成交量是4871套。

“除了少部分人看跌房价不敢出手外,从身边情况来看,政策因素导致不少人观望。”蔡女士说,她弟弟想要换一套大一点的房子,但因为限贷没买成。

大房子更容易空置

“空置住房指城镇地区无人居住的家庭自有住房,包括一套房(家庭因外出务工等原因无人居住)和多套房(家庭既无自住也无他人居住的住房)。”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主任甘犁介绍,报告对空置住房的定义与美国住房空置调查相同,不包括新建但未出售的住房。

空置房屋中,商品房和经济适用房空置率较高,分别为26.3%和23.3%。经济适用房存在错配现象,收入最高的25%的家庭有3.2%的家庭拥有经济适用房,空置率有27.5%,收入最低的25%的家庭仅2.4%的家庭拥有经济适用房。

数据显示,大房子更容易空置。存量占比达11.9%,面积120到150平方米的房屋空置率最高,达26.1%。存量占比23.4%,面积90到120平方米的房子空置率也有25.5%。存量占比31.7%,面积60到90平方米的房子空置率最低,为18.2%。

房价下跌空置房亏本

“空置房很多都是投资性房子。”甘犁介绍,收入最高的10%家庭拥有了39.7%的空置房。其中,企业老板、有适龄结婚男性的家庭都更易有空置房。

数据显示,空置房更能从银行获得贷款,空置住房平均贷款额度为32万元,而非空置住房平均贷款额度只有23.7万元。

房价一旦下跌,这些更容易获得贷款的空置房亏本则更厉害。调查结果显示,目前5.4%的空置房出现房价低于购买价格的亏本现象,4%的非空置房出现亏本。但房价下跌5%后,有17.1%的空置房出现亏本,非空置房亏本比例6.6%。

规范租房市场盘活存量

甘犁介绍,截至今年3月底,城镇家庭自有住房拥有率已达到89%,基本实现“居者有其屋”。与此同时,城镇家庭拥有多套房的家庭占比已达21%,新增购房中首次购房比例逐年下跌,从2000年的90%以上,下跌到现在的19.7%。

“应该盘活存量减少浪费,免除租房税费,规范租房市场,保护双方利益。对多套房征收房产税,增加多套房持有成本。”甘犁认为,还应强化信息披露,收集并及时发布空置率等关键指标,帮助投资者了解住房市场运行现状,政府还应提供租房补贴,解决低收入人群住房需求。

也有学者提出不同看法。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房地产研究室主任倪鹏飞认为,中国城镇人均住房面积30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面积36平方米,都低于40平方米/人的小康标准,住房还存在一定的缺口。来源:武汉晚报 记者宋丹丹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投资客看跌武汉房价 急抛手中空置房
来源:地产中国网2014-06-11 09:05:00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