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广老龄人口住哪? “偏爱”老城与远郊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4-05-30 13:47:00

选址原因有哪些?

乡村空心化、城市残留化

周婕告诉记者,老年人在城市远郊聚集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方面是当地的乡村空心化,在北上广的远郊乡村,土地流转后,很多乡村的年轻人都跑到城区打工,但因为到城区距离很远,年轻人不太可能住在村里,多选择在市区租房。因此,远郊的乡村只残留了老年人和儿童。这是很明显的空心村现象。

另一方面,因为大城市中心城区土地价格高昂,很多开发商瞄准了远郊土地,这也带来很多改善居住条件的老人前往。

为何老城区残留了这么多老年人呢?周婕告诉记者,这与当初的城市规划有很大的关系:“建国之后,我们很多城市都做过规划,按照功能分区设立了很多高校区、工业区、仓储区等。我们在建一所学校的时候,既建了校舍,同时也建了老师的家属区,工厂也是一样,工厂旁边都配建了相应的住宅区。这些人在建国初期都被规划到了这些空间,经过半个多世纪后,我们再回头来看这些城市空间,通常会发现,我们当初把工人规划到这里以后,工人的一生就交给了这个地方,他们被大型厂矿企业固定在了工厂的旁边,从此再也离不开,也没有钱去改善居住条件。这就是城市‘残留’化留下的老人。”

当然,也有很多老人不愿意离开居住了数十年的社区,主动愿意留下:“比如我们学校的一些退休老师,就是愿意待在武大破旧的校舍里,因为这个地方靠着学校的食堂、图书馆、珞珈山、东湖,他就认为宁可居住的条件差一些,但其他方面的条件会好一些。在老城区,几十年来的生活习惯、优越的配套、熟悉的人际关系,也让老人宁可住在一个不太舒适的房屋中,也不愿意主动离开。”

老人扎堆老城区 街道敬老楼住不满

南华西

老街区老人有“玩伴”

在广州老年人口密度最高的南华西街道,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到底如何?记者进行了探访。

而据南华西街道民政科提供的数据,南华西街辖区内60岁以上的老人占到了全街道总人数的19%。

今年73岁的卢伯,在吃过午饭之后,摇着扇子溜达到人民桥下的阴凉处,准备打上一下午牌。四人一桌的牌局已经开了一桌,而坐在旁边看牌的人,也有三个人。

他告诉记者,说是牌局,实际上也只是打打筹码,权当是娱乐。

卢伯说,从小学时搬到南华西街,他已经在这里生活了60多年,是一个地道老广州。如今,他仍然生活在几十年前的老房子里,家里除了自己和老伴儿,儿子儿媳也都和他住在一起。

“年纪大了,子女照应起来比较方便。”卢伯说,其实这片街区有些老房子已经拆掉了,原来的老街坊也都随子女去了新楼,住上电梯楼。

但是,在卢伯看来,这实在不是什么“聪明”选择。他解释说,到了电梯楼,经常开门看到的人都不认识,下楼也不知道去找谁,“连打个牌人都凑不齐”,生活也会过得比较郁闷。

在卢伯说话的时候,三四个老人又凑在一起开始了新的一桌牌局,原本想打牌的卢伯匆匆与记者道别后,便赶了过去。

今年67岁的徐伯兴奋地告诉记者,他的退休金已经从刚开始的1000多元,涨到了现在的3200元。他每天的生活就是早上出门,晚上10时甚至更晚才回家。“看到好吃的就吃点”。徐伯说,他没有结婚,没有子女、没有房子,现在花的钱都是退休金,一日三餐都在外面吃,“原来自己还做,但是太麻烦,不做了。”他告诉记者,每个月他除了400元的房租,每天还要吃饭、喝糖水,而且由于自己有皮肤病,每个月还要买涂抹的药。

“钱还是要省着花。”徐伯说,等今后身体不好了,没有人照顾的时候,他就要去养老院。他专门打听了养老院的价格,每个月住要1000多元,吃也要1000多元,如果再治个病什么的,自己的退休金根本不够花。所以,他现在也要为今后攒钱,好住进养老院。

徐伯口中提到的养老院,南华西街民政科的周叶明告诉记者,是一家私人的养老院,收费也相对比较贵。之前街道曾办过一座“敬老楼”,但是由于消防问题不过关,最终停办了。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北上广老龄人口住哪? “偏爱”老城与远郊
来源:中国新闻网2014-05-30 13:47:00
如果把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比作一块圆圆的“大饼”,那么这些城市的老龄人口正在向“大饼”的中心(老城区)以及“大饼”的最外缘(远郊)“迁徙”,两者的中间地带—城市近郊区,则留给了城市中更年轻的居民。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1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