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场进行普遍的抽查,很难发现劣质建材;根据线人举报却发现“决定建筑质量的建材不合格率竟达75%!”这是海南省工商局执法局刚刚完成的一次执法检查中发现的真实案例。记者近日走访海口建筑市场发现,一些低标准甚至劣质的建材产品已经找到了不经过市场直接流通到工地的渠道,甚至有不法商人直接向厂家订购低标准的建筑材料。
近期,海南省工商局执法局开展了一次抽样检查执法行动,检测结果显示:抽查建筑模板及普通模板16个样品,检测到12个样品不合格;抽查钢材14个样品,检测到4个样品不合格;在一个仓库抽查22个电缆样品,检测到17个样品不合格,其余5个样品更是属于“三无”产品,没有办法进行质量检测。
事实上,瞒天过海、以假乱真地使用劣质建材,在海口一些建设工地已是心照不宣的秘密。走访中,一位正在施工的工人毫不回避地告诉记者:他使用的是价格低廉、市场上“难觅”的防水建材。记者留意到,这些防水建材外包装上都赫然印着北京通州、顺义某地,而且连生产许可证号、北京市建委批准的产品编号都写在上面,但实际上都是广东省一些小厂的产品。这位工人直言说,如果包工头拿到的承包合同工程量小,就在当地建材市场购买些防水建材。如果量大,就到广东省找一家厂子贴牌生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