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房价到底是涨是跌,崩盘风险是否临近?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5月27日抛出观点称,全盘来看,预计全国房价将会温和下降2%,这是有记录以来房价首次下跌。但不同城市的情况会不一样。
具体来看,朱海斌团队预计,在一线城市,房价仍将保持强劲,或还可上涨5%;在供应较少的二线城市,预计房价仍将持平,而在那些供应严重过剩的城市,价格可能会下降10%;摩根大通对三线城市保持谨慎,价格降幅或为5%,但仍小于供应过剩的二线城市,原因是三线城市的房价相对较低,价格敏感度也较低。
总体而言,“房价仅会出现适度调整”,朱海斌说。
从背景来看,当前房地产市场是个什么走势?朱海斌通过研究发现,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已经到达拐点。
在2013年走出强劲表现后,房地产市场在2014年的开局低迷。今年前4个月内,住宅销售面积同比下降8.6%(2013年为同比增长17.5%),销售额同比下降9.9%(2013年为同比增长26.6%),新房开工同比下降24.5%(2013年为同比增长11.6%)。10大城市住宅库存去化周期已经从今年初的10个月增长至4月份的17.7个月。同时,房价上涨势头已经降温。根据搜房网消息,未经季节调整的房价环比涨幅已经降至0.1%(3月份为0.38%),100个城市内房价较上个月下跌的数量已经从3月份的37个增加到45个。两个数字都是2012年6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房地产市场为什么会从强走弱,以至于朱海斌预期全国房价温和下降2%?他表示,房地产市场的转变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归因于供应过剩和2013年下半年以来的货币政策紧缩。中国从1998年开始住房改革,引入了商品房市场。直到2011年,市场基本上都处于供应不足状态,由此导致房价不断上涨。但是,在2011年,这种形势发生了转变,原因是房地产投资加速,新房开工量在2010年首次突破10亿平方米关口后于2013年达到14.6亿平方米。以在建住宅总面积除以住宅年销量计算的住房供应指标上升到(并且始终保持在)4以上,这意味着将需要花费4年以上的时间才能销售掉目前在建的所有住宅,远远高于3.4年的历史平均水平。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