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中国BIM论坛媒体采访(一)

来源:地产中国网 2014-05-26 16:14:00

记者:我想问一下Patrick Macleamy先生,作为国际组织,Building SMART机构的定位,还有组织作用是什么,在国际上的影响如何?

Patrick Macleamy:在国际上,世界各国虽然各有各自的情况,但是在建筑行业,或者在建设工程行业是大同小异的,我们用同样的方式建造,这一点一致。

我在中国有三个做设计的合作伙伴。在中国做工程时,当然需要当地的设计单位,或者是公司来协助,所以这就有一个需要,需要产生一个能够相互共通的准则,来进行沟通。国际标准化的目的是向世界各国,包括中国、美国,包括欧洲,澳大利亚很多国家能够联合起来,建立一个共通的,大家能够连接的,共同促进的标准体系。Building SMART这个国际组织就是这样,世界各国的分部一起合作,一起把这个工作做好。

有一项非常重大的工作,就是当这些国际性的标准被各国的分部,包括中国采用了之后,这个分部或者这个国家如何去训练本地的人,来适应这个标准,来实施这是各国分部,各个国家非常重要的任务。我本人感到格外的荣幸,能够参与到本次的会议,能够来到北京,是因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市场。因此我们认为中国和中国的这些建筑的使用者,中国这些基础设施的使用者,他们能够从国际标准化获得最大的利益。

记者:我们听说中国分部的这次会议,对于Building SMART国际组织是非常重要的,它的重要性是在哪里?

Richard Petrie:首先我想表达一下,我非常兴奋、非常感谢能有这个机会,来到这里,参与到如此大的盛会。Building SMART国际组织之前总在做支援性的工作,随着BIM技术在全球的发展,我想现在是时候让这个组织变得更加强大。我们有三个目标,一个是让组织更加强大,另外一个是让人们更加容易的和这个组织沟通联系,第三就是能够对建筑行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这一次的北京会议,我们就要做一系列非常重大的决定,让Building SMART国际组织达到上述的这些目的和愿望。

记者:刚才,Building SMART国际组织首席执行官Richard Petrie说将会在今年做出许多里程碑式的战略性议程,这些决议是怎样的?同时希望孙英院长介绍一下标准院与Building SMART总部在接下来的一年时间,将会在哪些方面进行重点推进合作?

Richard Petrie:从原则上,或者同根本上来说,我们现在要做的一个非常重大的决定,就是Building SMART国际组织,将分散在各国的分部联系组织起来一个志愿性组织,现在希望不但有分部,有分部下面的会员,同时希望混合更多的人加入到Building SMART国际核心的范围里面。做转变的原因是,、有人觉得我们的组织既然是国际化的、公开的,就应该有更多的国际化的独立成员加入进来,而并不是说在各个分散的国家分散。这是非常重大的决定,但是同时也是这个组织的一项责任。

我们认为这不仅是对国际总部,对中国在内的其他分部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突破。我们有信心能够共同完成好。

孙英:括标准院作为Building SMART中国分部的一个承担单位,我们会跟Building SMART同步进行调整和发展,在这之前,我们和Patrick Macleamy和Richard Petrie先生就Building SMART国际总部的转型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他们的一些理念,包括一些做法,我们也有深入的了解。我想转型还需要一定的过程和时间,在北京的会议上他们会做一些决定,我们也会来关注并且执行,因为刚才说的中国分部就是它的一部分。具体到我们中国分部的工作,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我们在标准编制方面密切交流。因为我们争取要在今年的下半年把标准的报批稿编写出来,这是第一项工作。

第二项工作是我们会进一步大力发展中国分部的会员。今年我们要一方面加大整个Building SMART的宣传力度,另外我们仍然坚持从优、从严选择一些非常有行业代表性的会员。发展比较多的会员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组织扩大了,领军的企业和单位多了,足智多了,对整体推动我们国家的BIM技术的发展会非常有意义,所以第二项工作就是大力去宣传。

第三项工作是进一步加大BIM技术在中国的推广应用。我们每年举办论坛,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形式,这个论坛我们也会持续办下去,因为有关BIM方面的论坛很多,但是真正能够为大家提供帮助的不多。除此之外,我们去年也承担了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委托的人才培训计划,当时讲的主题就是BIM技术,这也充分说明整个国家层面对信息化,对BIM的关注。因为我知道当时报了很多选题,最后选定由标准院做这个主题,当时为期一周,培训的都是中高端类型的人才。我们今年会做一些更加有效的推动作用,除了论坛这种形式之外,我们还会在各个层面开一些研讨会,包括一些实际项目的推介,希望能有更多的有实践经验的企业分享实际案例,做沟通交流。同时我们也希望更多的BIM技术服务组织,加入到我们中间来,因为我觉得这项技术的推广,需要大量咨询服务业单位参加。所以接下来,我们可能也会去从标准院自身做一些实践,通过各种渠道去为需要应用BIM技术、掌握BIM技术的企业提供专业的服务,最后达到推动整个中国BIM技术应用的目标。

记者:从行业,或者是从企业角度来说,您认为北京市场,或者中国市场跟国外市场的关系是怎样的?Building SMART国际组织在中国和世界的发展规划是什么样的?

Richard Petrie:首先在北京或者说在中国市场上,关于成本的压力,建筑成本的压力以及能源能耗损失,是和世界上其他国家一样的,大家都面临着如何降低能源能耗损失的问题。因为这个市场是开放的,中国的建筑市场并不孤立,大家相互交流沟通,寻求一个适用性强的,标准化的体系,这变得非常重要。

Building SMART的作用是作为一个枢纽,或者说作为一个轴心,为世界各国的不同国家,不同分部的标准来建立一个沟通的平台。我们同样欢迎世界各国的参与,来使Building SMART更加多元化。

记者:中国参与BIM标准制定比较晚,Christopher Groome先生如何看待BIM在中国的发展前景?您认为BIM标准会给中国的建筑市场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Christopher Groome:我们在英国有一个说法,就是说墙那边的草会更绿。大家可能会以为中国那边的草更绿,其他国家的发展会更好,但实际上是大家都面临着相同的问题,相同的情况。所以我们非常期待看到中国的专家,和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参与到国际化的标准化建设当中。

我认为就像刚才Richard Petrie先生说的一样,非常重要的是开放,要打开大门,去迎接四面八方的声音和力量,中国是非常大的国家,中国在BIM标准推广实施方面应该有更多渠道,我希望能够深入到中国建设的方方面面,从而共同提高。另外我想特别提到一点,我们和国际化标准组织ISO有非常紧密的联系。Building SMART国际组织和ISO有一个共同合作的关系,我们的标准研发和ISO是同步进行,因此我认为中国分布如果能够和ISO国际标准化组织相关的工作小组紧密联系,对标准化制定非常有利。刚才说到相关的SC59,PC13这种工作小组信息化的这样一个工作效率,中国是小组的成员,希望将来中国在这方面会越来越活跃,也希望通过联系能够向世界展示中国的变革发展活动。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第三届中国BIM论坛媒体采访(一)
来源:地产中国网2014-05-26 16:14:00
5月21日,由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和Building SMART中国分部联合举办的“第三届中国BIM论坛”如期举行,会议主题“全球信息化助力中国地产实践”,并邀请海内外知名业界专家参与、分享了BIM技术的应用,展望全球信息化前景。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1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