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经适房正式告别武汉 保障房全面转向公租房

来源:地产中国网 2014-05-16 09:30:00

武汉市房管局昨透露,下月开始,经适房正式告别武汉保障房体系,经适房资格证作废。按要求,武汉市最后2843套经适房,月内须全部上市,消化所有持证户需求。

这几日,武昌、青山两地的经适房销售开始登记,江汉、江岸、洪山本月内也将陆续登记。记者昨日探访发现,面对最后一批经适房房源,近几年一度遇冷的经适房销售“开始火爆起来”。但由于位置、配套、户型等种种原因,抢搭末班车的持证户们,仍有种种“纠结”。

经适房月内须全部登记

昨日上午9点,武昌经适房登记点聚集了100多位持证户,3天前在青山登记点,一大早也聚集了约200人。

“真是后悔死了!”昨日,武昌经适房持证户张军(化名)懊恼不已。因为觉得位置太偏,2007年他放弃购买位于白沙洲的经适房,如今他只能选择靠近外环的怡景雅居小区。若不买,到手7年的经适房资格证,就将作废。

记者了解到,针对青山区持证户的项目,为东方雅园和港东名居,共1020套房源;武昌区对口怡景雅居小区,共557套房源;江岸区对应汉口后湖新春村经适房,共540套房。而江汉和洪山,分别对应万象新城、怡景雅居、东方雅园等,具体登记时间未定,房源共726套左右。

“房源数量和各区持证户基本1:1对应,房子只有多没有少,所有持证户,只要想买都能买到。”武汉市房管局保障处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去年6月起武汉停办经适房资格证,这批房源登记销售后,武汉所有持证户购房需求将全部消化。从下月开始,经适房将彻底退出武汉住房保障体系,不会再有新项目销售,资格证则作废。

持证户纠结中登记买房

由于是最后一批房源,在青山区和武昌区登记点,每日一大早都聚集了不少的持证户。“这种场面好久不见了,预计大部分房源都能卖出去。”青山和武昌区房管局人士预测。

2010年开始,由于经适房项目选址较偏,频繁销售遇冷,部分项目销售率一度只有30%左右,如今最后一批房源推出,经适房销售“由冷转热”。

但在“热卖”中,不少持证户却比较“纠结”。记者发现,除少量持证户曾中号弃买外,大部分人是拿资格证4、5年,但迟迟未能摇中号,只能购买最后一批房。如江汉区,由于人多地少,经适房房源一直偏少,近期的项目全在汉阳、洪山、青山界内,且还需摇号。

武昌区的柯先生2008年拿证,5次摇号都没摇中,最后的机会只有青山白玉山的怡景雅居。“我在白沙洲的物流公司上班,要坐2个小时公交才能到怡景雅居!”柯先生无奈地说,如果买了这套经适房,他的工作、小孩的学校可能都要更换,整个生活都要打乱了。

记者发现,除怡景雅居地处三环外,最后一批另外4个项目都在三环内,但对口销售的持证户,也有种种纠结。

如青山区对口的东方雅园,位于仁和路和友谊大道之间,虽地段不错,但所有户型都是50平方米左右的一居室,套内面积更小。很多三口之家都表示,这样的房子完全住不下。“但不买又不行啊,最后一次机会了,难道要租房住一辈子?”

保障房全面转向公租房

记者从武汉市房管局获悉,从下月起,武汉住房保障体系全面转向以公租房为主。如果有持证户这次仍弃选,未来可申请公租房。

目前,武汉公租房申请的收入门槛为家庭人均月收入3000元以下,2000元以下的可享受租金补贴,而经适房的门槛是人均月收入824元以下,因此这部分群体均有资格申请公租房。武汉现有洪山和江岸两个公租房已经入住,房源总计2000多套,在建项目还有10多个。

与此同时,2011年以来,武汉累计新建经适房约2万套,下月起经适房停止销售后,预计还有部分房源剩余,这些房子将做如何处理?

昨日,武汉市房管局透露,部分城区可能会考虑采购一部分经适房,作为公租房使用。而除了转型为公租房、廉租房之外,由于武汉多年来旧城改造、拆迁量较大,这些房源还有可能作为拆迁安置房使用。(荆楚网)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6月经适房正式告别武汉 保障房全面转向公租房
来源:地产中国网2014-05-16 09:30:00
武汉市房管局昨透露,下月开始,经适房正式告别武汉保障房体系,经适房资格证作废。按要求,武汉市最后2843套经适房,月内须全部上市,消化所有持证户需求。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