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交易扑朔迷离
这家1994年就上市的深圳老牌酒店业公司,为何一步步濒临窘境?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其从1998年至今业绩发现,自1998起的16个年度,公司年度净利润均未超700万元,有5个年度为亏损,最差的是2006年的-1.38亿元。光耀地产2011年1月正式接手以来,公司在2011年稍有喘息,净利润为281.57万元,2012年亏损2547.41万元,2013年盈利348.62万元。
2014年一季报显示,*ST新都手持货币资金仅有5515.83万元。
糟糕的业绩背后,股权转让背后的故事更加扑朔迷离。
前述光耀地产内部人士向记者确认,目前身陷高利贷危机的光耀地产,起初入主*ST新都目的是为借壳上市,当时就借了第一笔大额高利贷,用以购买润旺矿贸持有的瀚明投资13.83%的股权。光耀地产的初衷是,欲图通过间接控制上市公司后进行重组,募集8亿-10亿元资金归还高利贷债务,并将集团资产借壳上市,但最终事与愿违。“这是董事长说的。”他称。
这一说法却与*ST新都公开公告内容大相径庭。
*ST新都2011年10月26日公告显示,光耀集团间接取得上市公司股权,目的是为收回润旺矿贸拖欠光耀集团的债务。润旺矿贸将其持有的瀚明投资 100%股权全部转让给光耀集团以抵偿其所欠的债务;在转让款项上,股权转让不涉及现金支付问题,润旺矿贸持有的瀚明投资的 100% 股权共折价人民币1.35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公告并没有点明这一金额如何确定。按2011年10月21日双方签订股权转让协议之日的*ST新都收盘价5.59元/股计算,瀚明投资所持有的13.83%股份市值达到2.55亿元。是怎样的还债危机,让润旺矿贸抛弃了间接持有的2.55亿元市值股票?光耀地产控股瀚明投资是靠债务还是借来的现金?这笔交易仍然疑窦丛生。
此外,自2013年6月14日起,瀚明投资将持有的4550万股股份质押给了中融信托,这已经接近其持有的*ST新都全部股份。
目前,光耀地产、瀚明投资、润旺深圳均被列入国家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对于*ST新都所牵涉的案件,前述律师指出,最好的办法就是光耀地产找到资金方注入,还掉这些债务,解决*ST新都的担保危机。
5月15日,前述光耀地产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目前有相关收购方在谈,但是还没有确定。”对于接盘方的细节,他并未向记者进一步透露。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