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楼市下行、地方经济承压之时,一些地方政府纷纷出台措施放松限购、鼓励购房。应当指出,不管是从房地产行业的自身发展规律来看,还是从调结构、转方式的宏观经济大背景来看,单纯刺激商品房市场的“救市”行为,其效果都难言乐观。当前,地方政府应认真贯彻中央有关精神,切实做好“本分”,扎实推进“棚改”。不管是从推进房地产行业长期健康发展的角度,还是从改善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的角度,当前,做好“棚改”才是最有效的“救市”。
今年年初以来,部分城市房地产市场出现“量价齐跌”现象。不少企业资金链紧绷,出现债务违约风险;地方政府的土地收入和房地产税收下降,并影响当地经济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出手托市,就成为企业和政府都乐意看到的结果。事实上,在房地产市场的每一个下行阶段,规律莫不如此。
但是,商品房市场应按市场规律配置资源,接受市场的自发调整,政府干预过多则有越位嫌疑。当前的住房供应体系中,面对低收入群体的廉租房和公租房供应体系由政府主导构建,从全国层面来看,还有很大的发力空间,面向“夹心层”的住房供应也面临较大缺口。
在这种情况下,致力于改善低收入居民生存条件的棚户区改造工作应被提上重要位置。“棚改”带有保障和市场的双重属性,不仅可提供大量的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房屋供应,它也是房地产业的下一个增长点,为许多房地产企业带来发展契机。可以说,其在弥补供应缺口、构建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中有着重要作用,其效果也远远好过单纯通过松绑限购来“救市”的行为。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