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产经新闻报》,2008年的4万亿都投向了哪里?
“主要是给了国企,特别是央企,央企压力也很大,拿到这么多钱怎么办呢?只能纷纷成立房地产企业。”近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给出上述答案。
舆论一片沸腾,似乎找到这几年房地产泡沫不断膨胀的真凶。
虽然吴敬琏透露出的信息仍有待核实,比如4万亿中央企占比多少?又有多少投向房地产?但至少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不务正业”的央企越来越多了。
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的西南证券研究所所长王剑辉认为,首先要客观看待这个问题,当年的4万亿是特殊时期出台的有点过激反应的措施,在这个背景后,央企不约而同地选择房地产具有一定的客观因素。“为了保值增值,投向房地产是一种相对稳妥的选择。”
除了这个特定时点的特殊案例,其实越来越多的央企依托着雄厚的资本到全国各地各领域“跑马圈地”却是不争的事实。
经历了10年央企地王事件后,国资委曾对央企进行了排查,结果发现,除了主业为房地产的16家央企外,还有78家非房地产主业的央企也涉足地产业。
令人瞩目的是,早在10年前,限制央企膨胀的呼声就一直不断,央企的主管部门——国资委甚至还曾三令五申。
早在2004年,国资委刚刚成立的第二年,时任国资委主任的李荣融就表示,为规范央企重大投资管理,国资委将分期公布中央企业的主业,主业公布后,企业的非主业投资将受到控制。
虽然之后国资委主要负责人一再重申此理念,但央企却如脱缰的马一再狂奔。迄今为止,距国资委明确下达“78家非房地产主业央企退房令”已有4年,但这78家非房产主业央企依然在缓慢退“房”过程中。
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人士透露,一部分央企退出房企之后,目前78家非主业央企涉房主业的比重有所降低,但房地产主业央企涉房部分的业务比重却逐年上升,从房地产业务中盈利的能力也越来越强。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