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披露,北京市常住人口2114.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5.5万人,其中近一半的常住人口集中在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内部、中心城区外围以及特定方向上(如郊区新城或机场与中心城区之间)对通勤交通的需求都大大增加。
今年初,北京市交通委发布的2013年《北京市交通运行分析报告》显示,去年一年,六环内日均出行总量达到3099万人次,比2012年年底增加了66万人次,去年北京市的工作日平均每天堵车1小时55分钟。
交通拥堵问题成为制约城郊地区向城市中心融合、形成“1小时都市圈”的主要障碍。
交通运行分析报告显示,北京城市拥堵由核心区向外围蔓延,周边联络线也成为道路拥堵“受灾区”。西四环由南向北方向以及京通高速进城方向、京藏高速进城方向等进京联络线都属于早高峰常发拥堵路段。
大北京地区交通的另一个问题是,即使不发生交通堵塞,周边县区的居民到北京市内上班也要花费很长时间。
2020年形成一小时交通圈
“交通是区域经济一体化非常重要的基础和纽带,京津冀轨道交通一体化有利于将三地更紧密联系起来,实现协同发展。”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主任张占斌教授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说。
目前,京津冀地区交通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据专家介绍,周围中小城市进入京津冀城际铁路网的标准是,从任何节点城市出发到北京、天津,通勤时间都在1小时左右。石家庄、保定、廊坊、沧州、邯郸等城市已经接入其中。
一张贯通京津冀三省市的城际铁路网正在密集铺展开。除了已经建成通车的京津城际铁路和津秦客运专线(天津到秦皇岛)外,京承客运专线(北京到承德)、京张城际铁路(北京到张家口)、京九客运专线(北京到衡水)等线路也已进入规划、探勘或环评阶段。
国家正在结合三省市的实际情况统一编制更长远的交通规划。按照规划,2020年将形成京津冀9500公里的铁路网和主要城市1小时城际铁路交通圈。北京市交通委目前正在编制未来三年的交通规划,该规划将把京津冀一体化作为重点,结合三地新的产业格局和城市布局调整北京交通网络。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