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广州楼市量涨价跌 京、深成交降幅达八成

来源:地产中国网 2014-05-05 08:26:00

五一假期结束,广州楼市出现“超低首付”吸引购房客,3天签约404套,同比去年上涨6.88%,全市均价1.401万元/平米,同比下降7.9%。而北京、深圳等楼市成交大幅缩水。五一小长假前两天,北京楼市成交131套,同比环比均明显下调。

“广州楼市可以说基本平稳,价格没有整体性出现波动,销售上以刚需为主,”同创卓越房地产投资顾问总经理赵卓文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楼市降价风并没有形成整体性影响。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楼市在信贷收紧影响下,上涨开始出现了乏力。中原地产就提醒,特别是受到贷款影响最大的二手房,价格开始阴跌,成交量持续下滑。

广州楼市低首付、打折促销五一期间广州楼市出现各种“低首付”吸引购房客,据网易房产数据显示,3天签约404套,同比去年上涨6.88%,全市均价1.401万元/平米,同比下降7.9%。而同属一线的北京、深圳成交下跌超过80%。

“部分楼盘是有促销,但降价还是很少的。价格平稳是主基调,不过豪宅销售就稍微差一点。”同创卓越房地产投资顾问总经理赵卓文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

推货方面,5月1日-3日,广州11区共有13个项目有新货入市。五一推新的项目以住宅为主,不少项目推出广受刚需客追捧的两至三房的小户单位,郊区新货扎堆入市。番禺、增城、从化、花都、萝岗均有新品入市。

广州市场取得较好的成交,也被认为得益于大力销售。一方面货源充足,另一方面也有销售界人士透露,不少楼盘提前蓄客,等着五一期间交出一份“看得过眼”的成绩单。

一线城市中,广州和上海两地房企就明显在“绞尽脑汁”促销。以上海为例,据统计数据,5月份上海共有269个项目采用优惠促销,环比打折盘数量上升36个,在售项目折扣数量明显增多,部分中高端项目更是给出了50万-100万左右的折扣优惠。

“五一假期北京住宅成交跌入低谷,新房、二手房住宅网签总量仅200套,”链家地产研究员张旭告诉南都记者,今年五一期间,北京新房、二手房市场交易冷淡,与去年五一期间的成交量比,下降幅度都在8成左右。而且,从历史交易水平看,今年五一三天的一、二手成交总量成为2009年以来的最低值。

而广州的折扣帷幕由时代地产、雅居乐、敏捷等开发商率先拉开。目前雅居乐旗下6大旅游地产项目,均有全线7.8折优惠。

“这跟库存量有很大关系,一线城市房价上涨幅度放缓,大中城市个别楼盘出现大幅降价逆袭,意味着当前部分城市存量大,定位高端楼盘去化压力加剧。”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告诉南都记者,同时楼价波动亦受到银行信贷紧缩影响。

加速周转成房企共识在近期的一个房地产论坛上,有大型开发商高层现场表示,已经感受到了楼市的“一丝凉意”。北京业内介绍,楼市逐渐从2013年的恐慌性购房开始出现恐慌性观望,购房者害怕高点入市。

 在年初杭州“第一降”之后,二季度北京、广州、上海、成都等其他大中城市个别楼盘也加入到大幅降价的队伍中来,宁波、神木等城市也出现房企倒闭破产、债务违约的现象。不少开发商直言,三四线城市风险非常大,一线城市不知道还能顶多久。

今年多家开发商推出各类优惠活动,并且从杭州到成都、上海、广州等一二三线城市蔓延,“垫首付”甚至“零首付”出现,开发商们不遗余力招揽购房者。

中原地产首席市场分析师张大伟告诉南都记者,一季度大部分房企销售冷清,导致房企需要增加销售额,完成年度目标。2014年房企整体呈收紧态势,一季度成交量明显萎缩,行业预期进一步转低,为了能应对潜在的资金与销售危机,加速周转已经成为房企今年共识。

 来源:南方都市报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五一”广州楼市量涨价跌 京、深成交降幅达八成
来源:地产中国网2014-05-05 08:26:00
五一假期结束,广州楼市出现“超低首付”吸引购房客,3天签约404套,同比去年上涨6.88%,全市均价1.401万元/平米,同比下降7.9%。而北京、深圳等楼市成交大幅缩水。五一小长假前两天,北京楼市成交131套,同比环比均明显下调。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1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