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蓝印房最后疯狂:承诺代办社保避限购

来源:地产中国网 2014-04-24 07:13:00

销售人员:肯定能代办社保/

中指院提供的数据显示,对比远郊五区县50万元以下产品成交套数占比分析,武清区占比最高,为31.32%;其次为宝坻区,占比为30.94%,蓟县、静海和宁河占比分别为17.71%、3.37%和5.49%。

中国指数研究院天津分院研究总监秦晓鑫指出,“蓝印户口”购房者在远郊区县主要集中于武清区和宝坻区,蓟县、静海、宁河占比相对较低。政策执行前,部分区域将现供需激增,赶搭蓝印政策“末班车”。

“蓝印房”疯狂销售的背后,天津“限购令”或已形同虚设。

早在2011年,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贯彻国务院办公厅文件精神进一步做好我市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根据《意见》,能够提供在天津累计1年缴纳个人所得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天津户籍居民家庭,限购1套住房。

但值得注意的是,《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走访的武清、宝坻两地的住宅项目,相关人员均表示可以代办社保、代缴个人所得税。据了解,代办的程序是,办理人将身份证原件与复印件、户口本的复印件,交给代办机构,并签署代办协议。

对于代办社保、代缴个人所得税的具体情况,多个楼盘的销售人员并没有详细解释,但均表示“肯定能办下来”,“您交上钱等着签约就行了。”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百度搜索上输入“天津代办社保”几个字,随即跳出了数千条信息。

在某网站的首页,“为外地人代缴补缴社保、完税,解决外地人在津限购难题,为外地人购房贷款提供收入证明,可先办理查询后再付款。联系人:高经理”几行鲜红的大字异常醒目。

记者打通了这位“高经理”的电话,他对个人办理代缴业务并不热情。他表示,目前只代理楼盘项目的代缴,最少100人起,每月补缴900元,个人业务不受理。

记者又拨通天津一家名叫企业管理咨询公司的电话,这家公司的工作人员表示,补缴前一年的社保分两种,农业户口上三险,城镇户口只能上五险。该公司就是代缴方,代缴前一年三险的费用是13500元,五险则为17500元。她强调,只是代办社保,但是开不了其他证明,如收入证明。

另一家代缴业务公司的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只能代理五险,4月26日就可以参与办理,5月20日就可以拿下社保,五险一次性补缴费用是1.6万元。

这位工作人员同时表示,“我们是一家劳务派遣公司,以自家单位名义申报。有1000多人在这里缴,甭担心这个(办不了)”。

劳务派遣公司为何有代缴社保的业务?这位工作人员表示,“个人有这块需求,我们也能做,现在我们这里很多个人客户,买房、买车、孩子上学,都得用社保,我们能做就做。”

秦兵房产律师团徐斌律师表示,限购政策设计的初衷是为了维护市场稳定,带头造假欺骗房管部门达到规避限购政策的目的,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违反了我国的法律法规的行为,相关单位,包括建委、公商、社会保障等部门都可以就上述公司的行为进行查处,如果数额较大影响恶劣构成犯罪的,还应当追究刑事责任。同时作为购房人,靠假手续办理购房,有可能给自身造成很大风险。在我们过去接触的案子中,曾经有购房人因假手续被房管部门发现,而导致合同差点被开发商解除,业主也有可能承担巨额赔偿责任,得不偿失。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来津的抢赶“蓝印”末班车的购房人群,多集中河北、山东、河南等省份,而这些人群并不是为了居住,而是单纯为获得“蓝印户口”,为孩子的高考移民做打算。

多位购房者均表示,买“蓝印房”的目的是 “一切为孩子,一切为教育”。听说“蓝印户口”要取消,这部分没有购房资格的人,来津突击购买“蓝印房”。

(每日经济新闻)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天津蓝印房最后疯狂:承诺代办社保避限购
来源:地产中国网2014-04-24 07:13:00
对于已经实行限购政策的天津市,初来乍到的外地人如何突破政策红线,在短时间内获得购房资格?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赴天津“蓝印户口”集中地宝坻、武清等地调查发现,在天津“蓝印盘”的最后疯狂的背后,代办社保等违规手段,支撑着看似繁荣的畸形供需关系。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