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2014年楼市颠簸难免 不会崩盘

来源:地产中国网 2014-03-04 13:51:00

首先,从长期来看,中国楼市仍存在持续走高的动能。与此同时,房地产作为一种生产资料,价格上也有上涨的必然。其次,房地产崩盘政府承受不起,也不允许。

赵晓 近期,市场上看空中国楼市甚至传言“崩盘论”的情绪渐浓。楼市再次被看空的导火索有三:一是杭州部分楼盘大幅降价,以致业主开砸售楼处;二是以兴业银行为主的银行业开始对房贷默念“紧箍咒”,房地产股应声下跌;三是房地产大佬也开始悄悄变脸,先是王石警告“要小心了”,接着一向看多中国楼市的任志强也开始提示大家“要注意风险”。

2014年的楼市走势究竟会如何?真的会如某些“大嘴”所说的那样崩盘吗?笔者的观点是:2014年中国楼市,崩盘不会,但颠簸难免。

首先,从长期来看,中国楼市仍存在持续走高的动能。过去十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增长了约12个百分点,近1.7亿人进了城;商品房年销售面积由2003年的3亿平米增长到2013年的13亿平米,增长了3倍多;2013年全国平均房价是10年前的将近3倍,而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2013年的房价更是十年前的近10倍。这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过去十年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基本事实。

而未来十年呢?中国的城市化率至少还要上升10个百分点,每年仍将有超过1000万人进城。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的《未来十年(2011-2020)中国房地产市场趋势展望》报告显示,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为未来住宅市场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预计未来十年,中国住宅新增需求(包括保障房需求)约为157亿平方米,其中,新增城镇人口首次置业需求和原有居民改善需求均超过50亿平方米,旧房更新换代需求近60亿平方米。也就是说,今后每年的商品房需求量基本稳定在15亿平米左右。虽然与过去十年每年近20%的年增长率相比,未来的新房需求量增幅将大幅放缓,但市场需求总量仍是巨大的,这没有什么争议。在这么大需求量的拉动下,过去十年房价平均涨了3倍,而希望未来十年房价下跌,这可能吗?

与此同时,房地产作为一种生产资料,价格上也有上涨的必然。过去十年房价为什么上涨?重要的一点就是人们的收入上涨了,对住房的需求提高了,同时物价也上涨了,这一经济规律未来也同样存在。至2020年,中国的人均收入要翻番。作为生产投入要素的人力成本肯定要提高,那同样作为生产投入要素并且具有稀缺属性的土地和房产成本怎么就不会上涨呢?

其次,房地产崩盘政府承受不起,也不允许。土地财政是中国经济的顽疾,一时半会儿是根治不了的。2013年,中国的公共财政收入是12.9万亿,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9万亿,而土地转让收入是4.1万亿,土地转让收入快与地方财政收入旗鼓相当了。进一步分析可知,去年地方财政收入同比增长12.9%,其中增幅的至少60%是由房地产贡献的。试想一下,房地产要是不增长,甚至负增长,地方财政会怎样?用某县官员的一句话,就是“政府要关门,因为吃饭都会有问题”。如果再考虑近20万亿地方政府债务的偿还问题,特别是由此可能引起的金融系统性风险,则房地产崩盘的后果想想都会觉得可怕。

李克强总理曾经指出:“协调推进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选择”、“未来几十年最大的发展潜力在城镇化”。无论是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还是刚刚结束的新型城市化工作会议,城镇化都被认定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和今后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让房地产崩盘,你觉得政府会同意吗?之所以过去房地产市场“十年九调”,房价却越调越涨,内在逻辑也是如此,因为政府不允许。对待房价下跌,政府有的是办法,停止土地供应、取消二手房税费、放开限购,甚至补贴购房者。如果楼市面临崩盘,政府这些手段肯定会用,你想想,这些政策会释放多大的市场需求呀?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赵晓:2014年楼市颠簸难免 不会崩盘
来源:地产中国网2014-03-04 13:51:00
赵晓 近期,市场上看空中国楼市甚至传言“崩盘论”的情绪渐浓。楼市再次被看空的导火索有三:一是杭州部分楼盘大幅降价,以致业主开砸售楼处;二是以兴业银行为主的银行业开始对房贷默念“紧箍咒”,房地产股应声下跌;三是房地产大佬也开始悄悄变脸,先是王石警告“要小心了”,接着一向看多中国楼市的任志强也开始提示大家“要注意风险”。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