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映光:由阳光100上市看“楼市崩盘论”

来源:地产中国网 2014-03-01 09:00:00

2月24日发生的A股和港股市场地产股集体暴跌事件,或许可以视为人们对近期楼市走势的悲观情绪的一次释放。

这股悲观情绪,自年初王石、冯仑等大佬在不同的场合表达过对2014年楼市走向的不看好便开始积累。随即在2月中后旬因杭州楼市降价潮,和兴业银行暂停房地产类贷款业务而迅速发酵升温。最终酿就的,便是2月24日起地产股的集体暴跌事件。

“楼市崩盘论”的舆论倾向又开始在一些媒体的版面上出现,而地产股暴跌则似乎是最好的注脚——这是资本市场给出的判断。

但楼市真的不行了吗?开发商的投资行为却完全可以给出另一个判断。

从土地市场来看,至少一线城市的土地市场依旧火爆,2月份,北京、广州土地出让市场火热,先后以109亿元和155亿元创下了单日土地拍卖新高,高溢价现象也出不穷。尽管在南京、杭州等地出现了土地流标事件,但仔细分析,流标的地块均为商业用地,地块位置并非市中心,而政府还对竞买人条件设置了较为苛刻的附加要求。而房企整体拿地的踊跃性,还是显而易见的。

如果楼市真是要“崩溃”,甚至只是下行了,开发商会在土地市场做这么多投资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投资者的行为已经在说明,他们对市场的判断与舆论中“楼市崩盘论”的调性完全是背道而驰的。

高和资本董事长苏鑫先生便在地产股暴跌之后撰文发表了他的看法。他认为,从政策的延续性而言,未来的房地产信贷政策将延续2013年的政策,即总量控制、结构调整和区别对待。?此前兴业等银行暂停房地产融资业务的原因,更多是个别银行基于自身业务状况作出的调整,不具普遍性。

而本届政府的楼市调控政策思路及具体操作,预计在2014年也不会有大的调整,对市场的直接干预已较之前大幅降低。

地产商们的观点如此,资本市场投资者们的意见其实也没见多悲观。如果了解更多一些信息,或许我们会觉得,2月24日的地产股大跌,只是资本的一次成功概念炒作。而并非他们对房地产市场的真正预期。

近期赴港IPO的内地房企或许就是一个很好的风向标。

近期,老牌房企阳光100正式在香港市场启动招股。按说这样一个糟糕的市场环境,外加香港市场近几年来对内房股的低估值倾向,阳光100的赴港IPO之路好过不到哪里去。但现实却是另一回事,笔者了解到的消息,从第一天路演认购的情况来看,阳光100的认购形势明显好于预期,一些大型机构都已经下单。有香港媒体称,在招股首日,阳光100便已获得八家机构投资者约1.207亿美元的认购。由于阳光100的募资规模并不大,约在2.5至3亿美元之间。这等于是说招股首日,阳光100便已完成一半的认购。

诚然,阳光100颇为顺畅的路演,可能与企业本身的优质脱离不了关系。而在过去七八年时间里,阳光100完成了从一个住宅开发商到商业地产开发商的转型,并凭借着独具特色的“街区综合体”产品,在商业地产市场赢得了差异化竞争优势。

但话说回来,假如资本市场真像地产股暴跌所显示的那样,不看好内地房地产市行业的发展的话,那他们会愿意向一支刚刚启动IPO的房地产企业投资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从笔者的角度来看,2月24日的地产股大跌,更像是短期内资本的一次话题炒作行为。

问题又来了,在成功炒作“楼市崩盘论”,并使得地产股价格大跌之后,资本方的下一步将会是什么?

或许抄底,并利用随后的升值盈利,才是这轮股市炒作中最重要的一环。

(作者系庄凌顾问创始合伙人)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张映光:由阳光100上市看“楼市崩盘论”
来源:地产中国网2014-03-01 09:00:00
近期,老牌房企阳光100正式在香港市场启动招股。按说这样一个糟糕的市场环境,外加香港市场近几年来对内房股的低估值倾向,阳光100的赴港IPO之路好过不到哪里去。但现实却是另一回事,笔者了解到的消息,从第一天路演认购的情况来看,阳光100的认购形势明显好于预期,一些大型机构都已经下单。有香港媒体称,在招股首日,阳光100便已获得八家机构投资者约1.207亿美元的认购。由于阳光100的募资规模并不大,约在2.5至3亿美元之间。这等于是说招股首日,阳光100便已完成一半的认购。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