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方勇:基金将主导房地产“下半场”

来源:地产中国网 2014-02-20 17:55:00

房地产私募基金自2010年崛起之后,迅速成为了一支来势汹汹的新生力量;2011年楼市调控收紧,为房地产私募基金的加速发展提供了机会;2012年和2013年,地产基金则经历了集中增长的爆发期。对于在地产基金圈游走多年的陈方勇而言,在2013年选择离开高和资本、独立创建地产股权投资基金公司佰仕信,是因为出于对房地产基金在未来走势的继续看好。

佰仕信基金董事长 陈方勇

陈方勇在接受中国房地产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房地产行业将由开发商主导的上半场,转入基金主导的下半场,“金融将成为地产行业需要重新深刻理解和接轨的领域,而下半场的明星——房地产基金将会大有可为”。

中国房地产报:你在高和做得风生水起,为什么会出来自己创立一家基金公司?

陈方勇:从大环境看,是地产基金行业的持续利好,支撑我走到了今天。在我看来,未来三年,部分中小房企将不可避免地出现资金链断裂,地产行业将会出现分化、整合、重组和延伸。而地产行业的主角也会出现交替变化,过去由开发商主导的上半场,将转入由金融主导的下半场。

我认为,作为下半场的明星,房地产基金将大有可为。在房地产行业的“黄金十年”,我曾在阳光新业发起过房地产基金模式,并且为后续公司整体框架的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然而,那时做基金,我更多是站在融资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也经常要面对股东干涉基金经理人的尴尬处境,而今地产基金市场在逐渐完善,基金时代迎来了知识指挥资本的新局面。

 中国房地产报:作为公认的盈利能力较强的商业地产基金,高和资本近来被业内高度关注。你如何看老东家的运作模式?

陈方勇:2009年成立的高和资本,到目前为止也是我在业内比较看好的公司。在商业地产基金项目的实战运作上,高和的盈利模式确实是较为成功的。

首先,在地产项目的选择上,高和的运作模式非常明确,主要到北京、上海的核心地段去收购现成的商业楼盘,再进行改造和提升。其次,在募集资金上,高和的运作方式更偏向私募REITs,并且在业内率先提出了一种所谓“资产精装修”的战略。它将整个旧有物业收购后进行整体改造、植入租户、签订资管协议、提供一段时间内的资产管理服务,并约定收益,最终将产品销售给终端投资者。

高和独到的战略眼光以及敏锐的市场嗅觉,很快在业内赢得了地位。据我所知,高和的投资者早期的构成其实比较单一,以煤老板为主,只专注于买北京的写字楼。后来随着合作加深,这些投资者追随高和做了更多的投资,身份也从前期的单纯投资客,进入到LP(有限合伙人)层面,和高和一起抄底买楼,或者获得相关利益分红。

中国房地产报:这种“抄底收购-改造运营-出售套利”模式最关键的因素在哪里?

陈方勇:我认为,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市场判断的敏锐性。高和不久前收购的丹阳大厦项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预计,这个项目开业时,高和的收益将达到50%。一开始很多人认为丹阳大厦周边的办公环境并不好,原有业主嫌租金较低,想散卖怕卖不出去,整栋卖掉的话,空置率又太高,同时大租户也不好清理,卖不到好价钱。

然而,高和却发现,由于租金高涨等原因,北京CBD地区的商家租户正在外溢。同时,丹阳大厦地处北京重点地铁线路十号线沿线,这条地铁连接了北京的CBD、金融街、丽泽等几个重点商圈,同时还是未来连接高铁的枢纽。等到其他的资金想介入时才发现,高和已经谈了两年时间了。最终,高和完成了抄底收购。

所以具体项目的选取很重要。从房地产的价值属性来看,如果投资的意味过重,市场波动和政策变化都会对项目的收益造成较大的影响,产生兑付风险。同时,地产基金主要做整合的工作,是锦上添花的事情,因此,思考在这个位置上做什么样的产品,对于基金公司来说尤为重要。如果是持有物业的话,对于运营团队的考量则显得更为重要。

中国房地产报:未来的房地产市场已不是过去单一类型的市场,一个区域乃至一个城市,甚至一个片区,项目都有很大差别。那么,关于商业地产的未来,你有怎样的预判?

陈方勇:我早些年就在讲,如今越发要讲这个观点,商业地产绝对已经进入泡沫化时代,同质化已经非常严重了。最明显的特点就是购物中心泛滥,全国各地千城一面,业态组合单一重复,商家无非就是ZARA和H&M,要不就是搞个影院,最后零售商也疲惫不堪。然而整个销售市场在萎缩,租金越来越低,人力成本却越来越高,好多商家和地产商都已经处于赔本的状态。

我所知道的某个企业,为了能够做好运营,特意从香港请了一个职业经理人帮助打理,年薪开到300万元。结果一年下来,领导层发现整个店的收入没有任何盈余,全部拿去支付相关人员的工资了。

然而与此同时,一些细分市场却没有被发掘,比如白领公寓。这种针对年轻阶层的商业地产,我认为将来发展空间很大。同时医疗、教育等跟老百姓生活相关的细分商业地产市场,也是真正应该被关注的。

同时社区商业在大互联网商业时代将大有可为。例如,在马云搭建的菜鸟网络的大范畴之内,在淘宝选好产品后,只需到自己小区内的店铺扫描相关产品二维码,就能实现小区内送货验货,很多基本生活需要,在家里通过O2O模式就能解决了。

中国房地产报:你判断商业地产风险这么大,地产基金的募资会不会越来越难?佰仕信会怎么做?

陈方勇:钱多还是钱紧,这个问题大家一直在争论。在国内,资金的主要流向就是两个领域:地产和矿产。目前来看,矿产已经不行了,而资金总是要找投资渠道的。所以我认为,钱的来源其实不少,一直存在,只不过比之前变得更加谨慎一些而已。眼下最主要是看基金运作的是什么项目,基金团队已经到了靠自身技术吃饭的时代了。

只要对中国经济不是那么绝望,其实就会发现还是有机会的。至少在当下,中国经济还没有能够有效接盘的产业,那么地产行业就仍旧是支柱。所以,维持比较稳定的现状是毋庸置疑的。至少在一线城市进行物业投资,资产的安全性还是被普遍认可的。

佰仕信未来的目标是和金融机构对接,争取把品牌做起来,把案例做起来。对我来说,现在需要做出前期示范项目和示范工程,来证明自己的实力。就像高和第一桶金,仅仅100多万元的项目,却撬动了几千万元的利润,很多项目回报率高达50%~60%。尽管市场比以往有所变化,但是在地产下半场,拼的是金融知识和技术,运作地产基金的我非常有信心。

目前,我们在北京有意向的项目有两个,分别位于东五环和西三环附近,至于持有还是销售暂时还没确定。现在正在研究商业定位,租金谈得还不错,如果成交的话,我认为回报率在20%以上应该完全没有问题。

中国房地产报:主流房企现在使用地产基金融资的还比较少,而且都是偏债权融资而非股权融资,这是为什么?

陈方勇:这有一定的历史原因。房地产以前是暴利行业,开发商不太愿意把股权分享出来,投资人也更习惯于短期固定的回报收益。同时,很多金融机构对开发商是不信任的,普遍认为房地产行业水比较深,有可能账面是亏损,实际上是赚钱的。所以,在这种不信任的大环境中普遍是以债权类基金为主。

不过,从去年开始这一现状已经有所转变,偏股权的基金已经开始渗透到房企里面。比如去年泰禾在上海拍地就有基金的介入,比如原本大约30亿元的本金,通过金融杠杆的作用,却撬动了90亿元的项目。尽管房地产商愿意玩基金了,但做股权基金却是难关重重,加上现有的诚信制度以及监管制度不够健全,尽管表面上叫股权基金,实际上很多依然是债权基金的操作方式。

中国房地产报:关于地产基金的监管,业内一直在争论,你怎么看?地产基金发展走过了4年时间,兑付潮即将到来,然而受市场变化影响,是否可能出现大规模规约兑付?

陈方勇:关于地产私募基金的监管问题,业内有两种看法。一是私募地产基金本身就是民间行为,主要靠行业自律就可以,而且其天性带有一定的风险基因,不需要任何部门来监管。另外一种看法是要求积极监管私募基金,强制私募基金到相关部门去备案。对此,现在北京的相关部门正在进行试点。

从长远发展来看,我认为有机构监管是好事。现在确实出现过兑付纠纷,但是我认为这不是行业现象,而是个别情况。不过可以看到,地产基金有几千家,真正做得好的并不多,眼下很多基金公司其实在干高利贷的事情。行业好的时候都挣钱,无所谓,但现在这个时间点很关键,全行业都不好受了,三四线城市大家不敢去了,投资者也在观望。从这个角度来看,最好还是有监管,因为资本要逐利就会有冒险冲动,甚至可能触犯法律。

中国房地产报:对于企业跨界进入商业地产领域,你怎么看?

陈方勇:不客气地讲,他们怎么来就会怎么走。目前可以看到一些企业已经出现问题了,红豆、雅戈尔等企业都已经在慢慢退出了。而且有些企业如果不是上市公司,资金链恐怕早已断裂了。

做住宅还好,短平快,资金回笼较为快捷,然而投资商业地产没两把刷子确实很危险。因为这个行业门槛很高,动辄需要几千万元资金,而且商业地产的关键是运营环节,对团队的能力要求也很高。

 

 

来源:中国房地产报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陈方勇:基金将主导房地产“下半场”
来源:地产中国网2014-02-20 17:55:00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1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