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节前净投放稳预期 难言政策转向

来源:地产中国网综合 2014-01-26 09:18:00

据《财新网》,央行本周3750亿元的公开市场操作净投放,略微缓解了春节前银行间市场的资金紧张局面。

1月21日和23日,央行分别开展2550亿元和1200亿元逆回购操作,加之本周没有到期逆回购,累计净投放资金3750亿元,是2013年2月8日以来的最大规模单周净投放。

其中,央行通过21天期逆回购投放3000亿元,资金将在春节假期后一周到期。这是央行时隔近九年再次启用21天期逆回购,上一次开展21天期逆回购操作是2005年春节(2月9日)前的2月1日和3日。

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在春节前两周大规模净投放、春节假期后再回笼相应规模的资金,基本属于惯例,主要是为了满足春节前的大量资金需求、尤其是提现需求,平滑春节前后的资金和利率波动。

这是否意味着货币政策基调的变化?华泰证券债券分析师郭春燕认为,目前来看,虽然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速有所放缓,但在影子银行脱离监管创造货币的局面没有改变之前,难以看到央行政策转向,即便在公开市场上偶尔有所松动。

海通证券宏观分析师姜超认为,央行的多项临时性宽松政策,有望稳住上升的货币利率,防止“钱荒”再度出现。

央行通过公开市场大规模净投放,对银行间市场资金紧张状况略有缓解。1月24日,7天期Shibor和7天期质押式回购利率均有回落,但14天期及14天以上期限的品种利率均继续上涨。

1月23日招标的400亿元3个月期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中标利率为6.13%,较12月10日同期限的招标利率回落17个基点,但仍处于高位。

值得关注的是,在流动性管理方面,近期央行有一些新的尝试。1月20日傍晚,面对货币市场利率较上一个交易日全面上涨,央行通过官方微博账号“央行微播”称,已通过常备借贷便利(SLF)向大型商业银行提供短期流动性,并预告21日还将进行逆回购操作。这是央行在与市场沟通和预期管理方面的新尝试。

此外,常备借贷便利自1月20日起扩容,在北京、江苏、山东、广东、河北、山西、浙江、吉林、河南、深圳试点,由央行在当地的分支行向符合条件的中小金融机构提供短期流动性支持。四类中小金融机构包括城商行、农商行、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信用社。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试点有助于缓解目前货币市场的寡头垄断状况和流动性分布不均衡的格局,稳定市场预期。

央行广州分行的试点通知还指出,隔夜、7天和14天三档SLF,春节期间的指导利率暂定为5%、7%和8%,并将探索SLF利率发挥货币市场利率走廊上限的功能。

鲁政委认为,利率走廊上限的给定,有助于避免货币市场出现利率畸高的极端情况。此前,由于央行一直没有就市场利率水平明确表态,市场面对“无锚”状态,各个品种利率迅速向上漂移。

但在给定利率上限之下,利率的频繁波动则仍无法避免。这意味着,今年的货币市场利率将呈现“振幅会收窄、波动仍频繁”的特征。

在2013年6月的流动性紧张风波中,颇有争议的一点是,央行在6月20日之前未向市场注入流动性,多少带有警示个别期限错配、高杠杆操作的金融机构的意图。市场分析人士的分歧在于,是否适合通过货币市场利率来向金融机构发出警示,央行是否有平抑货币市场利率剧烈波动的职责。

中信建投宏观分析师王洋认为,转型期的金融稳定非常重要。具体到维护货币市场的稳定,央行需要把不属于货币市场承担的、完成特定政策目标的责任卸下,更需要前瞻性地判断货币市场可能的资金波动,并增加对相关信息披露,包括流动性变化、政策工具使用、政策目标的及时性和透明度,使金融机构形成合理预期,市场内生的稳定机制得以发挥作用。

去年12月和今年1月再度出现资金紧张时,央行开展并及时公告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的操作情况,还预告逆回购操作计划。

“可以看出,央行对货币市场的稳定性十分在意,尤其是着力防止利率飙升。”郭春燕说。

不过,郭春燕提醒,如果央行的这种行为过于“殷勤”,也可能再度让市场产生央行“有火必救”的错觉,并客观上纵容投机。当然,在央行相对严厉的指引和高企的利率下,这种投机程度估计无法与2013年上半年相提并论。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央行节前净投放稳预期 难言政策转向
来源:地产中国网综合2014-01-26 09:18:00
央行本周3750亿元的公开市场操作净投放,略微缓解了春节前银行间市场的资金紧张局面。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1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