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保障房开工数只有7万套,是不是太少了?”在昨天的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询问活动中,市住建委委员邹劲松迎接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对今年保障房开工套数的质询。他回答的第一句话是:“今年竣工10万套,是最近几年中的峰值。”
“十二五”期间,本市将提供100万套保障房。临近收官,开工量逐渐减少,市住建委将集中推动已开工项目建设,促使项目及时竣工交付,及时分配到被保障家庭中。
9万户家庭两年内各解决一半
邹劲松在回答代表提问时表示,本市住房保障体系正在朝“租售并举,以租为主”转变。今年开工的7万套中,有50%的房源将用于公开摇号,还有50%的房源用于农民上楼、旧城人口疏解等定向安置。
去年4月,本市启动廉租房、公租房、经适房和两限房“四房合一”申请流程。即无论市民符合哪一级别的住房保障体系,都先通过统一通道提交备案申请。轮候过程中即使家庭成员结构、收入水平有所变化,也不用像往年一样变更不同性质的保障房,而是由系统内部自行进行调整。如果备案家庭已经入住公租房并申请了租金补贴,其租金补贴比例也会跟着每年复核结果有所变化。
与这个数据对应的,是2013年年底各区县集中摇号选房、办理签约手续之后,本市尚有9万户左右的产权型保障房备案家庭还在轮候。按照计划,2年内,本市基本解决这些保障房备案家庭的轮候问题。其中,今年计划解决50%左右,明年计划再解决剩下的50%,实现产权型保障房备案并且在轮候的家庭基本“销号”。
目前,一些区县公租房建设数量,已经超过了保障房的数量。邹劲松表示,为了扩大公租房的供应数量,本市正在进行农村集体产业用地建设公租房试点,并且还在进一步争取更多试点。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房企早八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