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养老等都是当今社会敏感的热点问题,近来,少数经济学者不时就这些问题发出雷人之语:“北京房价要涨到80万元/平方米”、“房价涨到顶就没人投机了”、“延迟发养老金,期间男的可以去养老院做园丁,女的给老人洗衣服做点编织”……这些论调令人惊愕,并引爆网络,人们不禁要问:这些学者为何好发雷人之语?
骇人之语惊爆网络
正当普通百姓因无力承担高房价而烦恼时,北京一个教授的预测令大家更加惶恐。这个教授在参加某活动时称,北京房价在25年之后上涨到80万元/平方米并不稀奇,南京的房价在25年之后,也能上涨到40万元/平方米到60万元/平方米。他还表示,如果他在25年前说这样的话,肯定没有一个人相信。现在,也是基于各种环境和指数不变的情况下,做出的一个大概的预测。
另一个专家也谈到高房价的好处。他表示,要想遏制房子投机,还是要依靠市场的力量,政府应该允许房价上涨,房价涨到头就没人投机了。他说:“香港为什么没人投机房子?因为房价太高了,没人炒得起。”
在令人敏感的养老金问题上,近日,一个教授在回应“50岁退休,65岁领取养老金,那这15年怎么办”时答道:“让他们从生产企业退出来,经过培训参加社会服务,男的去养老院做园丁,女的给老人洗衣服,多好!”
专家学者们的“骇人语录”一出,网民们在惊愕之余,不断发出质疑、批判之声。有网友惊叹:“奇葩”、“惊呆我和我的小伙伴”。还有的讽刺说,“教授,教授,叫人难受”。
专家要珍惜其权威性
网友们在对专家学者的观点宣泄不满情绪之外,还进行了认真分析。有网友表示,教授的观点是一种线性的、简单的增长模式下得出的结论,房地产价格的变动同经济增长一样,有很多复杂的变量构成制约因素。而且其预测周期太长,难以证伪,也同样难以证实。除了增加购房者的焦虑之外,对眼下没有任何现实意义。
一些专家学者为何要“语不惊人死不休”?有分析认为,一是为个人出名,所以在公众关心的问题上出狂言,能引起大家关注,搏人眼球;二是有些专家学者疏于系统深入的学术研究,只求语不惊人死不休;三是某些专家被利益集团利用,在某些时候充当了它们的代言人。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