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难追集团转型 中冶兵败保障房

来源:地产中国网综合 2013-09-18 14:07:00

退兵

曾经的香饽饽,如今却成了中冶置业必须要抛掉的包袱。

在2012年初,中冶置业集团便确立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两退一招一进”为基本内容的经营战略。其中“两退”,便指退出保障房和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为使内部干部职工及时了解目标任务,今年中冶置业内部还编写了形势任务教育材料。材料显示,当前主要责任是改革转型,甩掉保障性住房、基础设施投资这样投资效率低、资金占用大的包袱,把各类资源转移到关键环节和更高附加值的产品业态上来。

一年半时间过去,中冶置业董事长刘福明在今年7月表示,去年公司提出坚决退出基础设施和保障房建设战略,经过一年半实践已回收“两退”资金近55 亿元,但沉淀在这两类项目上的资金数量仍十分庞大。

“中海、万科、华润都是长短线结合,中冶只做长线开发,现金流、资金链留下隐患。”宋延庆透露,中冶很多城市拿的大面积保障房用地,拿地后开发速度慢,去化周期长,占用了大量资金同时利润也低,发展速度远落后于其他房企。这也是工程类开发房企的通病:强势在于工程营建能力,弱势则在开发销售运营能力上。

保障房的过分偏爱,已让中冶在商品房市场复苏中错失机会。公开资料显示,有着大量保障房开发的中冶地产业务毛利率,近两年徘徊在20%水平,其中2011年地产开发毛利率15.84%,2012年23.41%。“中冶地产板块毛利率最高,但因为保障房比例多一些,毛利率也被拉下来了。”中国中冶一位内部人士表示,对比行业龙头房企的毛利率都达到30%-40%的程度,中冶差距不小。

2012年9月,中冶集团“9.5 会议”对房地产板块提出明确要求,要逐步从现有的保障性住房和土地一级开发中收回大量占用资金,选择具有新优势的业务发展模式和商业盈利模式,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创造最大财务价值。

“手里的资金,能做商品房为什么要做保障房?”上述中冶内部人士表示,央企拿保障房,实际并不是在拿地上有优势,而是利润微薄,其他企业并无兴趣。客观来讲,做商业住宅涉及社区、规划、选址、配套等多方面,这样地块综合价值才能出来。保障房,一张图纸甚至可以全国干,没有太多设计和配套,很难实现地块价值和后期可观利润。

彻底退出保障房,也不是一日之功。到2012年底,中冶房地产在售项目169 个,项目规划建筑面积4414.58 万平方米,其中保障房项目总建筑面积下降为1757万平方米。2011年、2012年保障房商品房建筑面积相比,比例也由1:1.29变为1:1.51。但保障房占中冶在售地产项目总面积的比重,虽比2011年43.63%的数额有所下降,但依然将近4成。

同时,尽管近年中冶坚持打造“中冶置业”的地产品牌战略,但因公司体系庞大,地产项目成为多个子公司完成当年利润指标的重要途径,中冶旗下子公司保障房业务也呈现“各自为政”态势,退出保障房战略有待强有力约束和协调。

“中冶地产板块,落后时代两三年。”宋延庆对中冶地产板块做出上述评价。而他也给中冶转型支招,要进一步推进集团地产业务重组整合,统一集团战略;制定地产业务和工程主业相对独立的战略,避免互相影响和牵制。同时,强化打造产品能力,开发运营能力,跟上主流时代的步伐。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2013年9月5日,经天亮宣布辞任中国中冶董事长,同日辞职的还有集团总裁沈鹤庭,两人职务由原副董事长国文清和原副总裁张兆祥接任。作为曾经全国最大的保障房开发企业,在多个业务板块增长乏力,中冶集团转型的关键时期,如何在清除保障房债务沉疴后,找准新的突破口,是中冶新任掌门人面临的难题之一。(来源:经济观察报)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债务难追集团转型 中冶兵败保障房
来源:地产中国网综合2013-09-18 14:07:00
“中冶是建保障房的企业中最倒霉的,被地方政府给坑了。”一位曾在中冶集团旗下公司任职的人士透露,近年来中冶依靠突出的融资能力在保障房开发中大量垫资,建好后,地方政府却因为调控,土地财政锐减无力回购保障房。最后企业垫资收不回,还要承担巨额利息。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1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