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如何防止“城市病”蔓延

来源:法制日报 2013-09-09 13:33:00

“这两年建了好几个健身公园”;
  “马路也好了,不像以前那样坑坑洼洼了”;
  “可是,我们县里的房价每平方米已经超过5000元,比旁边开车半个多小时就到的宣城市还要贵一些”;
  “上学难了。我家小孩今年上小学,就是托人上学的”;
  “医院床位也开始紧张了”;
  ……
  2013年9月4日,已是初秋,地处皖南山区北部的安徽省泾县仍然有些燥热。夜幕虽已降临,但这座古老的宣纸之乡仍然没有休息之意。车水马龙,在十字街头几车相会而造成的片刻拥堵并不鲜见;人头涌动,街旁的小吃店几乎坐满了食客,穿着时髦靓丽的高挑女子结伴在街上闲逛。
  当记者在街头问起民众对于这座城市的评价之时,得到了上述各式答案,其中有褒奖也有抱怨。
  “目前小县城在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遭遇重城市建设轻管理服务,同时城市管理运行效率不高等问题。不是说现在‘城市病’在向二三线城市蔓延,我们这样的小县城目前虽然没有患上‘城市病’,但居住、交通、基础设施管理、基本公共服务已经成为在城镇化过程中有关部门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泾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机关党委书记马剑声感慨道,“归根结底,城镇化就是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如果老百姓从农村转移到城市面对的是糟糕的城市服务,那么转移的意义又是什么?”
  人口剧增
  城镇公共设施负担过重
  “大力发展县城,重点培育县城的中心职能,引导人口与产业向县城集聚,加强县城作为整个泾县城镇体系中首位城市的凝聚力,使县城进一步成为全县城镇发展的节点与枢纽,从而提升泾县城镇体系在宣城市城镇体系乃至在全省城镇体系中的地位”。
  上述这段话出自于《泾县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根据泾县县委宣传部向记者提供的材料,2010年泾县城镇化水平35%,城(镇)区人口12.6万人;2020年城镇化水平将达到50%,城(镇)区人口18.3万人。全县以轻工和机电工业为主,高科技为辅,旅游、商贸并举。
  但在这座小县城的住建委官员印象中,他没有预测到当地城镇人口增加会如此迅速。
  “截至2012年年底,城镇人口为14.48万人左右,城镇化率为48.73%。城镇人口数量可以说是快速增长。”据马剑声介绍,泾县县域面积约2054平方公里,辖9镇2乡,境内山多地少,户籍人口约36万。
  2011年年底,泾县根据安徽省的关于新型城镇化的意见开始实施“主攻项目、决战三区、加快集聚”的发展战略,希望加快构建城乡一体、统筹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近年来,我们县不断加大城镇建设投入,以实施‘十大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工程’为重心,扩大城市规模,完善配套功能,在全县掀起新一轮的‘大投入、大建设’高潮。一批基础设施和市政工程相继开工建设,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泾县县委宣传部的工作人员说。
  但加快的同时,种种问题也随之而来。
  首先便是城市的承载能力不足,相关配套设施已经不能承担城镇人口的基本生活要求。
  “以用水为例。泾县目前有两个自来水厂,一水厂作为老自来水厂目前已成为备用水厂,之后建设的二水厂目前每天供水量是2.5万吨,但由于工业用水以及生活用水量急剧增加,如果现在不扩容,那么泾县很快就将面临吃水难用水难的问题。”马剑声向记者介绍说,“人口增加后,很多新建楼盘已经是高层住宅。如果供水量不够,那么就会造成由于水压不够而导致高层住户无法用水的问题。这在以前基本上是低层建筑的泾县来说,是根本不用考虑的问题。”
  “目前我们已经开始进行二水厂的扩容工作,扩容之后每天的供水量能够达到5万吨。”马剑声说,“人口的增加,也会导致垃圾以及污水的急剧增多。目前泾县污水处理厂的二期工程也正在施工中。”
  马剑声告诉记者,城镇化带来的人口增加,也让这座小城市的规划人员不得不以“数量”为考量标准。“最简单的例子,现在的车辆就比以前增加了很多,那么如何规划停车问题就很重要。商场的配套设施、路面的车位,甚至是住宅的停车位,我们也硬性规定从以前的10户6个车位变化到10户8个车位。”马剑声说。
  经历了人口快速增加的泾县还有更多的问题亟待解决——只能并排通行的老城区道路仍然承载着县城最大的交通量;投入大笔资金建设的公共交通已是入不敷出甚至亏损状态;月薪只有2000元左右的老百姓面对高企的房价只能选择在邻市买房……

存在隐患
  老城区改造“真的很难走”
  在马剑声看来,泾县城区的棚户区改造也是城镇化过程中必须要走但“真的很难走”的一步。
  泾县的城市棚户区主要位于县城老城区,总计占地面积54.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居民0.24万户,人口0.84万人。
  马剑声告诉记者,由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改造前的棚户区已经成为困难居民和农民工等的首选居住地。“正是新型城镇化的推动,让这片原本已是少有居住的区域成为人口密集区。改造棚户区是完善城市功能的必要之举,也是改善居民生活环境的关键。”马剑声说。
  “这些区域的房屋多数低矮,建筑年代为1950年至1980年代,巷道狭窄,城市基础设施严重落后,配套设施不全,防洪、排水等设施达不到规定标准,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环境恶劣,建筑密度大。”马剑声介绍说,“出门就是水坑和垃圾,同时棚户区区域有部分无任何硬化路面,仍存在大量的宅前屋后的土路,恶劣的交通条件给当地居民的出行带来严重不便。另外,也没有消防车道,人员疏散走道宽度不够,多数只有一条独立通向室外的通道,有的疏散走道甚至为尽头式,住户距室外宽敞地带距离较远。一旦失火,人员疏散困难,易造成群死群伤的恶性火灾事故。”
  通过在棚户区的走访,泾县的相关工作人员还发现,因布局不合理,管理缺乏,很多建设实际形同虚设,导致生活垃圾肆虐,避洪排污能力也很差。
  “在棚户区区域,虽提供了部分公共服务设施,但质量不高,不能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上述调研人员向记者介绍说。
  资金短缺
  住建委负责人“很烦恼”
  目前,泾县城区在完善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新建和改造城市道路32条46.8公里,向县城周边和开发区延伸铺设供水管网年均不少于5000米,县城用水普及率达到99%,污水处理率达85%,燃气普及率达99%,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0%。近3年新增绿地面积达11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7.1平方米。
  与此同时,泾县在完善城市功能也遭遇了“钱荒”。
  “本来,我们要规划在新区建设教体中心,以弥补老城区教育资源和体育资源极度不足的现状,但现在的钱只够教体中心中的‘教’也就是泾县中学的新区校区建设,规划好的新区的体育中心由于没钱只能暂时搁置了。”马剑声有些无奈地对记者说,“可以说,目前在这方面存在比较大的资金缺口。”
  同时,土地指标也成为困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一大难题。在城镇化进程中,小城镇是承接农民转移的重要载体。但在不少地方,小城镇土地供应出现明显的缺口,土地已成制约小城镇发展的瓶颈。“规划好了,就算是有钱了,也还面临没地的问题。作为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公益设施建设欠账多,指标根本不够用”。
  此外,在马剑声向记者提供的2013年8月6日关于《泾县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情况的汇报》中,关于亟待解决的问题是这样表述的:
  “把推进城镇化片面理解为大规模的城市建设,把主要精力放在大拆大建、城镇面貌改观上,而忽视城镇居民特别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基本公共需求,对城市软环境建设、农村劳动力转移等工作抓的不紧,重视不够”;
  “在城镇规模迅速扩张的同时,城市空间组织的优化和城市功能的完善没有相应跟上,特别是老城区欠账太多,道路狭窄、交通节点不畅、各类专业市场缺失、市政设施老化等”……
  “我现在就希望,不要再为找钱而烦恼了。”马剑声这样说道。
  ■相关链接
  因车辆骤增导致的“车多路堵”等“城市病”日益困扰着城市居民和管理部门。不仅是像北京这样广为人知的“首堵”城市,瘫痪性的堵车已经出现在武汉、长沙等二线城市,经常性的堵车也开始在三线城市甚至县城、乡镇显现。这对中小城市管理提出了新挑战。
  垃圾围城、空气质量恶化等环境问题同样不再是大城市的“专利”。在一些地级市和县城周边,城市人口膨胀所产生的大量生活垃圾,已经在城市周围形成蔚为壮观的“垃圾山”甚至“垃圾带”。有的原本依山傍水的小县城,也因各种垃圾的随意倾倒,让清澈河流变得面目全非。一些地方对污染企业的管理缺位,导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看病难”在一些中小城市亦有显现。在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上述问题不可避免会出现,都需要各地制定相应政策、法规加以规制。

延伸阅读:

新城镇化是房地产的重要目标      ♦ 时评:让集体土地彻底市场化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新型城镇化如何防止“城市病”蔓延
来源:法制日报2013-09-09 13:33:00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