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量与存量之争 房产税试点扩容三大问题待解

来源:地产中国网综合 2013-09-09 09:21:00

业内人士称,房产税今年10月底到11月初扩大试点范围的可能性非常大。自2011年上海、重庆进行对个人住房征收房产税改革试点以来,关于扩大房产税试点范围的消息炒了一轮又一轮,但总是"只闻雷声响,不见雨点下"。

近期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受国务院委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的报告提出,继续大力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扩大个人住房房产税改革试点范围。

但是对于房产税征收范围扩大仍然存在着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

增量与存量之争

从已有信息来看,房产税试点扩容向增量房征税几乎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但是存量房是否征税还存在着争议。

有业内人士认为,目前购买增量房的往往是刚需型消费者,向这部分消费者征税会增加他们的经济负担,而有些人手中持有大量的存量房,在各地"房姐"、"房叔"屡见不鲜,却不向他们征税,这样势必要引起社会公平的隐患。

商务部郑州特办李洪侠在2013莫干山中青年改革开放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他表示新房产税试点方案不能只覆盖增量房。原因是因为财产环节税收对调节贫富差距最有效。

近年来,我国居民贫富差距不断拉大,官方公布的近10年基尼系数均超过0.47。针对这一问题,应从收入、消费和财产三个环节控制贫富差距。其中,收入环节有个人所得税,消费环节有消费税,目前这两个税种调节贫富差距的功能还比较有限,税种设置有待完善。财产环节的税种在我国基本是空白,再加上房产是我国绝大多数居民的主要财产,因此,即将开征的新房产税主要功能在于调节贫富差距。

如何做到信息联网

想要增收房产税,必要条件就是信息联网,这样才能有效统计持有人的房产数据,但是目前信息联网的效果实在不容乐观。

记者在北京某知名房屋中介公司处得知,目前信息联网都在持观望态度,"技术层面其实不是根本问题,根本在于有人不想让信息全国联网。"该公司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在他们帮助业主卖房最好卖的除了满五年唯一住房就是公房转私房和继承房产,"这种房子往往是年头比较久远,信息不全,这种情况下可以少缴很多税。"

不仅仅是二手房买卖中存在这样的问题,新楼盘中也有这样的"忠告"。记者在通州某楼盘的售楼处了解到,销售人员鼓励买婚房的买房者到外地办理结婚手续,"外地的民政系统和北京的不联网,以后再买房可以用另一个人的名字作为单身购买,这样就被认作第一套房,不仅首付和贷款有优惠,将来房产税也可能逃过去。"

而且前期的准备工作,如房源信息核实、前期宣传等工作耗时耗力,地方政府没有动力去做,这也是中央号召不断,地方"不动声色"的原因之一。

如何平衡利益集体

"就中国而言,房产税的征收关键不是技术问题,而是触及了利益问题。"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表示。

地方政府不配合、既得利益团体博弈,这是房产税试点扩容有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房产税的征收必定会触及到部分利益集团。如果全面铺开房产税征收,就西方经验来看,主要针对多套住房,并且是高档住房群体,对于房地产的需求可能产生打压作用。

就目前而言,政府依赖于土地财政,卖地收入是地方政府的一大收入来源,开征房产税必然会影响地方政府财税收入,因此,地方政府可能会采取不积极态度。刘元春表示,"因此,重庆、上海的试点,也只是采用渐进模式,并没有涉及到"伤筋动骨"的制度调整"。房地产商以及与房地产相关的寻租团体,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一种合力,这种情况下,如何调整地方政府的利益导向,同时挤压和打压房地产中的寻租行为,是全面推进房产税的一个重要前提。

另一方面,多套房所有者、投机房地产者利益团体不小,实力、人脉资源不可小觑,保全已有利益下,他们势必极力阻扰房产税开征。

由此看来,房产税试点要扩容就必须做到公平、公正、公开,要不然就是向那些老实人征收的不公平税款,也就失去了用税收调节贫富差距的初衷了。(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增量与存量之争 房产税试点扩容三大问题待解
来源:地产中国网综合2013-09-09 09:21:00
业内人士称,房产税今年10月底到11月初扩大试点范围的可能性非常大。自2011年上海、重庆进行对个人住房征收房产税改革试点以来,关于扩大房产税试点范围的消息炒了一轮又一轮,但总是"只闻雷声响,不见雨点下"。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