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宜家百亿杀入中国商业地产“红海”

来源:地产中国网综合 2013-09-09 08:26:00

 自主开发建设也带来开发进度的缓慢。以北京项目为例,2009年进入中国之初,英特宜家就以7.9亿元拍得大兴西红门商业综合区二期用地,这距今已过去4年时间

9月6日傍晚,北京的秋风将太庙前坪扫得干干净净,瑞典人约翰·泰格纳(John Tegnér)站在庙堂前,拿着手机对着那些黄琉璃瓦、重檐列脊的前殿频按快门。

他可不是游客。作为欧洲来的掘金者,他背后相关的公司,有着都市人熟知的名字——“宜家”,而他的头衔,是英特宜家购物中心集团(下称“英特宜家”)总裁。

实际上,包括将于明年年底开业的北京购物中心,英特宜家已在中国筹建3个项目,其他两地分别在无锡和武汉,投资总额超过100亿元。

掷百亿开发购物中心

英特宜家成立于2001年,总部位于丹麦哥本哈根,由英特宜家与宜家集团共同投资组建,前者持股51%,后者持股49%。两者在法律关系上是完全独立的两家公司,分属于两个基金会,但创始人均为英瓦尔·坎普拉德。

“与其他购物中心不同,英特宜家所有的购物中心均采取自主开发建设、运营及管理的经营模式,长期投入和培育自己经营所在地的市场。”泰格纳向《第一财经日报》表示。

但同时,这也带来开发进度的缓慢。以北京项目为例,2009年进入中国之初,英特宜家就以7.9亿元拍得大兴西红门商业综合区二期用地,这距今已过去4年时间。

“我们的选址非常慎重,要和我们超区域型购物中心的独特定位相匹配,我们希望长期致力于中国市场,所以选址时这也是我们考虑的主要因素之一。”丁晖表示,其主要选择GDP排名前十的城市,还需要具有“可达性”、“可视性”、“可消费性”,此外,地块是否适合开宜家家居,也是必然要考虑的。

目前,英特宜家在广州和北京都有拓展计划,并计划在北京东面和西面各做一个大的购物中心。丁晖坦言:“小一点的地我们也可以做,可以根据地块来进行具体设计,小地块可以考虑向地下延伸。”

招商能力受考验

据泰格纳介绍,北京的英特宜家购物中心有4个主力店,即除了独有的主力商户宜家家居外,还有欧尚超市、苏宁电器、金逸电影院。

而关于招商进度,丁晖表示,目前北京购物中心60%的面积已经出租,开业时,将拥有400~560个租户入驻,包括各个品类中国内外知名品牌,覆盖了饮食、娱乐、巨型超市、时尚、电子产品、餐厅、影院等。

“为了减少与电商的正面冲突,购物中心减少了家电和服装,增加了餐饮比例,餐饮占据20%,这个比例比有些购物中心低,但我们宜家家居内本身也有餐饮。”丁晖说,该购物中心着重的是聚会体验,面对电子商务冲击的质疑,他认为,电子商务无法替代一个购物中心带给顾客的消费体验。

然而,商业地产过剩,已经成为业界普遍关心的话题。有专业机构预计,未来5年,国内一二线城市大型零售场所面积将会增加约50%,三四线城市将会翻番,局部地区会出现商业地产的泡沫。

“英特宜家关注的是最终的商业成功而不是纯粹的地产升值。”对此,丁晖回应说,越是竞争激烈的市场,越会给致力于在本土市场长期发展的公司更多成功的机会,另外,他说,宜家的品牌效应能辐射到周边很大的一个区域范围,因为“人们愿意驱车60分钟只为逛逛宜家”。

对此,商业地产咨询公司世邦魏理仕(CBRE)全国商业服务部资深董事储祥昀分析,商业地产在中国市场竞争很激烈,选址和满足有效商圈内消费者需求是商业地产核心竞争力的决定因素;其次,交通便利、合理化业态组合及配套餐饮服务也是商业地产商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条件。

而对于英特宜家的购物中心项目,兰德咨询总裁宋延庆对记者分析,受制于宜家家居在中国的扩张决策,“捆绑”打造的购物中心项目或需慢慢耕耘,这种开发模式或将制约未来项目的开业数量。但他同时认为,该项目目标客群较为清晰,将受到宜家家居良好的品牌辐射,突破地域限制,从而带动消费。

据公开报道,2013财年,宜家中国的销售额超过63亿元,比上一财年增长17%。(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英特宜家百亿杀入中国商业地产“红海”
来源:地产中国网综合2013-09-09 08:26:00
自主开发建设也带来开发进度的缓慢。以北京项目为例,2009年进入中国之初,英特宜家就以7.9亿元拍得大兴西红门商业综合区二期用地,这距今已过去4年时间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