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松祚:保障房政策或有大调整

来源:地产中国网综合 2013-09-05 08:57:00

中国经济究竟处于什么样的状态?经济增长目标定得太高会有什么影响?未来理财投资方向如何?近日,由南方都市报、中信地产联合主办的“中信红树湾特约之南都公众论坛”第二期在中信红树湾湾区体验馆三楼举行。主讲嘉宾为中国农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向松祚。活动结束后,向松祚接受南都记者专访,对上述问题阐述自己的看法。

地方G D P增长目标过激难实现

南都:演讲中您认为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已成定局,在这样的背景下,包括珠海在内的多个珠三角城市提出5年内跻身广东第二梯队的目标。在目标大、体量小、增速不是很快的情况下,您是如何看待这类目标的?

向松祚:目前全国很多地方的G D P目标定得太激进。第一,全国G D P增长到一定时期,会有所下降,不可能一直维持在8%的高增速。全国G D P增速放缓,地方再定过高的增长目标,这样不太现实;第二,一般原则下,G D P的增长最终靠产业发展拉动。中国比如钢铁、重化、造船、煤炭甚至汽车、电子产业产能发展到现在,已经基本可以满足国内需求,不可能再出现高速增长。产业增量不高,GDP增长靠什么拉动?第三,投资从哪里来?所以,我觉得地方的GDP增长目标过于激进难以实现。

G D P增长目标激进可能会带来一些后果。首先,产能已经过剩的产业更加过剩,产能过剩又将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第二,已经负债率很高的地方负债会更多,这样付出的代价将更大。怎么办?把发展的速度降下来,实行补偿性增长或者叫恢复性增长。

解决地方债要发展长期债市

南都:最近舆论较为关注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您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

向松祚:中国政府目前债务总共大约35万亿元,其中中央债务15万亿,地方合计20万亿。中国政府债务占G D P比例在67%,地方债务占比不到40%,而欧美发达国家的这一占比都比中国高,有的甚至超过100%。而大家之所以对中国政府债务问题过于恐慌担忧的主因是地方债务过度依赖银行贷款,债务期限严重错配。银行贷款一般期限在3-5年,但政府投资项目一般是5年甚至更长,也就是说要5年以后才会产生收益。

解决方法可以发展长期债市。“比如说珠海,G D P在1600亿,以50%的比例,就可以发行800亿长期债券。800亿就能干很多实事”。但这关系到我国财税体制的根本性改革,要让地方政府成为相对独立的财政主体。中央与地方的财权(主要是税种问题)、事权必须明确划分。

保障房政策或有大调整

南都:两年前业界都认为政府做好保障房的问题,有利于房地产市场的稳定,但最近全国各地保障房空置的情况被曝出之后,这是否说明保障房的政策失败?怎么能够改善这种情况?

向松祚:我认为保障房(政策)至少部分失败了,它为什么失败呢?我没有去看那几个地方(空置原因),我想原因大概是,首先,保障房的配套没有跟上,老百姓不愿意去住。第二,我住进保障房以后,未来怎么办?我这个房子以后能不能卖?能不能转让?能不能出租?这些配套的政策没有跟上。第三,当然次要一点,现在保障房的分配机制,程序很多方面也很不透明。所以我的判断是,(针对上述问题)很快保障房的政策会有比较大的调整。

建议投资要分散

南都:您说如果把钱放在银行收益会比较低,投资房地产,房地产会下跌,如果您个人投资,您会投资哪些行业?或者我们投资应该投资哪些行业?

向松祚:投资分长期、中期、短期。长期投资在全世界来看,应该是股权、股票最好,房地产是其次;如果是中期的理财投资,好像房地产比股票投资要好;短期应该是债券和银行存款。

我个人比较谨慎,我也买房子,我不太会去投资三四线城市,我是投主要的大城市及资源丰富的沿海城市,比如前两年买可能已经很贵了。股票我也投,另外就是买一点比较灵活、容易变现的基金、债券。所以我建议你还是要分散。我觉得理财第一是看时间,第二是看你个人资产配置的想法。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向松祚:保障房政策或有大调整
来源:地产中国网综合2013-09-05 08:57:00
中国经济究竟处于什么样的状态?经济增长目标定得太高会有什么影响?未来理财投资方向如何?近日,由南方都市报、中信地产联合主办的“中信红树湾特约之南都公众论坛”第二期在中信红树湾湾区体验馆三楼举行。主讲嘉宾为中国农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向松祚。活动结束后,向松祚接受南都记者专访,对上述问题阐述自己的看法。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1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