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劳动报》报道,剥落的墙面变新了、用了几十年的痰盂被抽水马桶取代了、上下楼邻里之间的水费矛盾也不再有了……记者昨日从黄浦区了解到,作为旧住房综合改造的“三大工程”—卫生设施改造、综合改水工程、旧住房综合修缮,从7月份开始,已在该区范围内全面启动。记者从区房管局了解到,到今年年底,通过“三大工程”的实施,届时将有约14000户居民受益,涉及面积约45万平方米。
八旬老太不再倒痰盂
在厦门(楼盘)路230弄,66岁的洪以珠和她86岁老母亲住在老式里弄后厢房的2楼。“从马桶到痰盂,我妈都倒了快60年。”女儿洪以珠无奈地告诉记者,由于母亲年事已高,上下楼不便,现在,患有严重关节炎的她每天至少要上上下下四次,把痰盂倒到附近的倒粪站。由于高度近视,楼梯又窄,“我在楼梯上都不知道滑倒过多少次。”对于家中新安装的抽水马桶,洪以珠开心又感激,“我们母女俩方便太多了。政府帮我们解决了一件大难事。”记者了解到,今年,全区像洪以珠一家实现家中卫生设施改造的将达到2500户。目前,已启动改造的衍庆里、中山小区等5个老式里弄都是建于上个世纪20、30年代,砖木结构的旧石库门楼房。
由于每个门牌号内的住户不等,房间格局不尽相同,因此,抽水马桶的安装位置、排污管道走向等都难以统一,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区房管局在前期会同施工单位、企业集团和居委,为每个门牌号的综合改造“度身定制”了一系列专门方案,受到居民们好评。
一户一表不再有矛盾在中山小区,记者看到弄内的脚手架都已搭起,施工人员们正里里外外忙碌着。居民李老伯笑着说:“改造不仅让我们居住条件变好,邻里关系也变更和睦了。”李老伯表示自己和邻居一家一直共用一只水表,以前一直是每月水费平摊,但由于水管老化,出现跑、冒、滴、漏等现象,这些差额水费究竟该哪家出,怎么出,由此引发的邻里间矛盾也越来越多。“现在每家每户都有了单独的水表,我们算账收费矛盾就没有了,也省心多了。”“样板间”让百姓心安记者在现场看到,为了便于居民熟识,施工人员在每个水表上都贴上了用户的名字。此外,负责该小区施工的项目经理告诉记者,为了确保施工质量,尽量让群众满意,施工单位特地在小区里弄内试点做了一个“样板间”。
据悉,这次综合改造还包括小区下水管道更换、小区道路翻修、公用厨房改造、楼道整治、屋面翻修等,将最大程度地解决居民在居住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大大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提高安全能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