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断寻租获利链条,深圳保障房将实行封闭运作、内部流转,不让其上市。如果一定要上市,政府收益不少于50%。”随着保障房建设力度加强,各种丑闻也频频发生。
上周五,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就“保障房建设与管理”举行“一问一答”形式的专题询问会,深圳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吕锐锋、市府办、市发改委、市规土委、市住建局等负责人均出席并作答。
■声音
“经测算,未来3年我市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总需求约378亿元,当前保障房建设资金缺口大约240亿元,投融资压力较大。”
——深圳市发改委副主任丘健明
“为斩断寻租获利链条,下一步所有保障房要实行封闭运作,内部流转,不让保障房上市,如果一定要上市,政府收益不少于50%。”
——深圳市住建局局长李廷忠
■数说
“十二五”以来,深圳累计开工建设保障房12万套,竣工5万套,完成投资309亿元,开工量约占全省四分之一。
目前全市在建保障房项目125个,计划总投资616亿元,其中政府投资203亿元,社会投资413亿元,分别占33%、67%。
建设资金缺口240亿
数据显示,“十二五”以来,深圳累计开工建设保障房12万套,竣工5万套,完成投资309亿元,分别是“十一五”的1.5倍、2.5倍、2.8倍,开工量约占全省四分之一。目前在建保障性住房22万套(含完成前期工作项目),相当于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以来前30年政策性住房总量。
据市政府介绍,深圳采取“竞地价、限房价”或“定地价、竞房价”的方式,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安居型商品房建设,通过企业自建、BT、BOT等方式,解决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不足问题。
目前全市在建保障房项目125个,计划总投资616亿元,其中政府投资203亿元,社会投资413亿元,分别占33%、67%。社会投资中,政府需回购130亿元,实际上政府投资超过计划总投资的50%。
“由于公共租赁住房依靠租金收入,投资回收期长,企业以BOT等方式参加建设运营的意愿不高。而企业代建的BT模式只是延迟政府支付时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建设资金筹措问题。”在提交给人大的报告中,市政府称,近年城市更新项目配建、企业利用自有用地集中建设的公共租赁住房数量较多,建成后需要政府回购,市区两级均面临很大的财政压力。
“经测算,未来3年我市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总需求约378亿元。”市发改委副主任丘健明在问询会上坦言,深圳当前保障房建设资金缺口大约240亿元,投融资压力较大。为解决这一问题,深圳可能调低“十二五”保障房开工指标,“新开工21万套压力很大,有困难”。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